废盐酸浸出酸溶性钛渣制备钛白粉工艺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白粉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最重要的无机化合物中排第三位,位于氨和磷酸之后,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纸张、化纤、陶瓷、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精细化工原料。目前,全世界钛白生产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硫酸法和氯化法,此外还有盐酸法、混合法以及硝酸法等,由于钛的回收率低、设备腐蚀严重以及对原料的要求高等原因,使得仅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应用于工业生产。本课题针对贵州省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低品位高钛渣的物化特性,以盐酸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钛白粉的方法,通过添加改性剂提高高钛渣的酸溶性能,并采用废酸代替浓盐酸进行浸出,之后再经过水解和煅烧工艺制取钛白粉。并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高钛渣改性焙烧过程的分析表明,高钛渣中的复杂固溶体与Na2CO3发生反应生成钛酸钠和铁酸钠,改善了高钛渣的酸溶性。改性焙烧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时间2h,焙烧温度850℃,改性剂配比为0.7:1,此时Ti浸出率为95.48%。(2)通过对改性焙烧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得出Na2CO3与高钛渣的反应限制环节为Na2CO3在固体产物层间的扩散。动力学模型可用GB模型来描述。动力学方程式为,活化能为93.532KJ/mol。(3)最佳浸出条件为粒度200目以下,液固比5:1、废酸浓度30%、反应时间1.5h、浸出温度70℃。此条件下Ti浸出率为95.60%。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100℃,水解时间70min,稀释比为1.此时水解率为94.02%(4)水解产物在煅烧温度为1200℃,煅烧时间为2h的煅烧条件下,可得到品位为99.41%钛白粉;通过XRD分析,可确定在该条件下,最终产品基本转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其他文献
以高炉-转炉-连铸长流程为代表的现代钢铁工业成为世界上最高产、高效和技术先进的工业之一。针对该流程冶金过程中经历反复的还原-氧化-还原过程所导致的流程长、钢水过氧化
金属钛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行复杂的生产工艺导致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开发出一种短流程、低能耗、无污染的钛冶
以相似定律为理论基础,在实验室建立了连铸中间包物理模型,对鞍钢新轧钢一炼钢大方坯4机4流连铸中间包结构进行了物理模拟和现场应用实验研究。 根据原型中间包的几何形状和
冷坩埚电磁冶金在国内作为一项领先技术,专家及学者们作出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利用冷坩埚电磁技术熔炼金属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纯净度,而且熔炼高速、高效、高均匀性
对于大多数冶金反应系统,分散相与熔体连续相间的总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过程无关,而决定于一些物理过程。为了加速物质的交换,经常使系统弥散化。为确定此这种体系的反应速度,必
研究目的视网膜上假体是一种在视网膜上部植入微电极阵列电刺激存活的视网膜神经元来恢复盲人视觉功能的人工器官。它的靶向细胞主要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