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碳平面及其它类石墨烯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材料而言,当其任一空间尺度达到纳米量级,就被称之为纳米材料。例如近几年热门的二维材料,就可以认为其在三维空间的z轴方向为纳米尺度,x和y轴可以进行延伸达到宏观尺度。纳米材料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是因为随着空间维度的降低,或者某一方向尺寸的减小,其表现出的物理化学性质会有很大不同,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控制其尺寸、性质或者施加外场等方式来实现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对硼碳二维纳米材料和涉及到的其他相关的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进行了计算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对硼碳平面(BC3,BC5和BC7)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对其稳定性及电磁学性质做了简单的计算分析;通过不同氟化方式的比较,发现氟化的硼碳平面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并且氟化后,其电学性质会发生金属-半导体之间的转变;随后我们又对半氟化的硼碳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硼原子掺杂比例降低,BC7会表现出磁性,通过硼掺杂石墨烯的半氟化比较验证了我们的结论。通过投影态密度和局域电荷密度分析,发现硼原子的pz轨道对电磁学性质的影响最大。氟化后硼碳平面丰富的电磁学性质使其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有丰富的应用前景。随后又研究了硼碳平面在张力作用下性质的变化,发现BC7平面在张力下会表现出丰富的电磁学性质,发生金属-零带隙自旋半导体-自旋半导体之间的转变。这个发现丰富了BC7平面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  二,对双空位掺杂(Al,P,Ga,As,Si)氟化石墨烯做了比较全面的计算。石墨烯的双空位掺杂是一种比单空位掺杂更理想的掺杂方式,我们对这种掺杂体系进行了氟化,并与单空位掺杂氟化石墨烯进行了对比,发现Al和Ga掺杂使氟化石墨烯由半导体变为金属,并且具有磁性. P和As掺杂使氟化石墨烯变为自旋半导体. Si掺杂氟化石墨烯仍是半导体,只改变带隙且没有磁性.进一步讨论磁性产生机制获得了掺杂原子浓度与磁性的关系,并且发现不同掺杂情况的磁性是由不同原子的不同轨道电子引起的.  三,对C3N4平面进行了简单的计算与分析,与其他氢催化材料做了类比,探索了其在催化储氢材料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该类型二维纳米材料将来可能存在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量子线(纳米线)等介观系统中的电子输运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物理问题,而且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量子线等介观体系将是今后纳米量子电路的重要
获得干净的聚变能源一直是科学家孜孜追求的理想。激光器问世以后,惯性约束聚变成了实现这一理想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惯性约束聚变还在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池表面的入射光反射,电池工作温度过高等,这都会使电池的效率下降,因此希望减少可产生光电流的入射光在电池表面的反射,同时
  本文运用光学薄膜消偏振截止理论,结合工艺要求,基于非传统的F-P腔结构系统的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应用于无源光网络的消偏振截止滤波器,以工艺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光通信镀
本文研究了处于各向同性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单个四能级原子的自发发射性质。此四能级原子的两个上能级由相同的场模耦合到共同的基态并且同时由相干场驱动到一个辅助能级。由
层状结构族化合物钛酸镧铋材料因具有优良的铁电、压电性能及高居里温度等特点而广受重视。固相法制备的Bi4Ti3O12陶瓷样品在900℃烧结就可以达到90%以上的相对密度,而La掺杂
无人船是一种新型的海洋观测平台,它可以在人工操控或自动控制状态下完成观测任务。无人船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海洋测绘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无人船具备无人、自主等优势,
本文对移动机器人互联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着重分析和研究了互联网络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和视频图像实时传输技术。该系统不仅解决了系
本文就是围绕电解质材料的薄膜化以及电解质薄膜制备工艺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期望寻找合适的电解质制备工艺,进而提高SOFC的性能。 以双层干压法制备电解质薄膜为基
相互作用势在各个领域的各方面研究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研究是原子分子碰撞振动和转动激发的研究的基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也是物态方程理论计算的基础。而在计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