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其中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同时具有α-2,3和α-2,6唾液酸受体,猪在流感病毒的变异、重组及跨宿主传播的过程中起着“混合器”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了调查广东地区猪场猪群流感病毒感染情况,随机抽取猪场猪血清样品2744份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结果显示:血清中EAH1N1、pdm9H1和H3N2亚型的猪流感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0.35%、21.19%和9.11%。血清样品中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显示:EAH1N1+pdm09H1为6.13%、EAH1N1+H3N2为3.58%、pdm09H1+H3N2为1.90%、EAH1N1+pdm09H1+H3N2为1.50%。血清样品中H9N2亚型禽源流感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2.52%,未监测到H5亚型、H4亚型和H6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存在。研究又在广东地区猪场流感病毒的调查中收集猪鼻拭子、猪肺脏组织和猪场野鸟栖息处粪便、水禽活动区、污水等环境中拭子,在猪肺和猪场环境中分离到3株H5N6亚型流感病毒和在病猪上分离到一株H1N1亚型SIV分别命名为:A/swine/Guangdong/G3/2015(H5N6,SwG3)、A/enviroment/Guangdong/F3/2015(H5N6,EnvF3)、A/enviroment/Guangdong/F4/2016(H5N6,EnvF4)和A/swine/Guangdong/0326/2015(H1N1,Sw0326)。3株H5N6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HA基因属于2.3.4.4分支,3株H5亚型分离株的NA基因均属于H5N6亚型第Ⅰ分支,该分支源于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与H5亚型禽流感病毒自然重组,存在跨越物种障碍导致人类感染的风险。SwG3内部基因属于H5N6亚型第Ⅰ分支,而EnvF3与EnvF4的PB2基因以及EnvF4的PB1基因属于H5N6亚型第Ⅱ分支,其PB2基因均源于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而EnvF4的PB1基因与A/duckGuangdong/175D12/2014(H3N6)毒株PB1基因的同源性为96.3%,推测其PB1基因源于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其他内部基因PA、NP、M及NS属于H5N6亚型第Ⅰ分支。所有病毒的基因分子特性分析显示,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未发生Q226L和G228S,趋向禽的α-2,3受体,而SwG3、EnvF3和EnvF4的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T160A发生了突变及EnvF3和EnvF4的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I155T发生了突变,趋向人的α-2,6受体。遗传进化分析显示Sw0326的HA、NA、M和NS基因片段属于EA分支,PB2、PB1、PA和NP基因片段属于Pdm/09分支,另外Sw0326的M1(T215A)、NS1(P42S)蛋白的位点的突变。为了进一步研究Sw0326的致病性的强弱,选择5周龄的BALB/c小鼠,采取滴鼻的方式攻毒,攻毒剂量为106 EID50/50μL。攻毒小鼠后小鼠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迅速。攻毒组在3d时肺脏中的病毒滴度为4.3±0.66log10EID50/m L,在6d时肺脏中的病毒滴度为6.4±0.57log10EID50/m L;3d时脑中的病毒滴度是2.25±1.3log10EID50/mL;在6d时脑中的病毒滴度为2.83±1.8log10EID50/mL。采集攻毒组第6d感染的小鼠肺脏和脑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小鼠肺脏和脑组织明显的组织损伤和病变,并且免疫组化结果也证明在第6d可以在肺脏和脑组织中检测到病毒抗原,表明Sw0326重组株可以突破血脑屏障,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