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高锰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氏体高锰钢在受到应力作用时表层会出现加工硬化行为,表现为表层的奥氏体组织会相变为马氏体组织,使其表层强度增加的同时内部仍具有良好的塑性,从而实现了其他钢种所无法比拟的强韧性最优组合。目前,奥氏体高锰钢作为一种重要的耐磨材料多以铸造形式生产,而通过轧制生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奥氏体高锰钢在不同轧制工艺以及不同冷却工艺下的热加工变形行为、组织变化规律以及在热轧和固溶热处理后奥氏体高锰钢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对热轧及固溶热处理后的实验钢进行了磨损性能的测定。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测定了三种不同成分实验钢的真应力-应力曲线。研究了奥氏体高锰钢在高温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变形组织特点以及组织演化规律。分析了奥氏体高锰钢变形抗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奥氏体高锰钢在温度800~1000℃,应变速率在0.01~10.0s-1范围内,其组织的变形行为并确立了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奥氏体高锰钢在轧制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变形,以产生有利于变形的再结晶组织。(2)针对实验钢热轧和固溶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204-2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电子探针对实验钢组织的二次电子像进行观察,发现组织内部存在大量孪晶。通过透射电镜对实验钢加工硬化过程中组织的转变进行观察,其加工硬化过程中组织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进行转变。通过面扫描对实验钢晶界周围的网状碳化物进行成分的测定,发现晶界周围有C和P元素的偏聚。通过能谱分析晶界周围的网状碳化物为C和Mn的化合物。(3)利用MLD-10动载式磨料磨损试验机模拟磨损工况,并结合前文的实验工艺研究,对热轧和固溶热处理后的实验钢进行了冲击磨料磨损实验,并将其与现在国内常用的耐磨管线钢X65、X70进行耐磨性比较,研究了组织构成及力学性能等因素对实验钢耐磨性的影响。并对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实验钢204-2经过两小时的磨损实验失重量最低。其耐磨性是X65的2.8倍,是X70的2.4倍。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了实验钢最佳的成分设定、最佳轧制工艺以及最佳冷却工艺制度,为该类钢在今后的工业化生产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测定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ODS 2 ( 4.6mm× 15 0mm )色谱柱 ,乙腈 水 ( 31∶6 9)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0 3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
应用法学专业是相对于普通法学专业而言的,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侧重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提高。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应当对应用法学专业的教学
用一个公式将多面体中的棱柱、棱锥、棱台体积公式和旋转体中的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球缺体积公式概括起来,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同学们推理、分析、证明、概括问题的能
结合国内新医改形势的要求,指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改革的思路与举措,阐述了医院构建质量与效率相结合,以工作量效能积分为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交际行为,它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将所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及交流信息的目的。口译作为人类在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100例,随机将100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在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中,有机质地的书画、善本书、棉麻丝毛织品以及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等器物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文物的自身材质决定了它们极易遭受仓库害虫和霉菌的侵蚀
<正>一、脑胶质瘤目前治疗现状人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最为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全部肿瘤的50%。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传统的
会议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
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实现该区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乃至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采用熵权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1995-2016年资源集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