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磨合期部门内部协调问题探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在同一个大部门之下,从根源上解决部门之间协调难问题是大部制改革的动因。然而,在大部制磨合期内,由于新组合的大部门内部利益、职能、人事关系等各种要素发生变化,部门内部运转必然出现一系列协调难的问题,如业务整合难、权力缩减及内部阻力大等。通过对协调难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得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长期政府运转形成的部门利益争夺、部门之间职能不清及协调方式缺乏。本文立足于行政学、管理学的学科视角,运用组织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对部门协调难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且,针对三大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大部制部门内部协调难的三大举措:建立部门内部财政控制制度、确立明晰的部门内部职能体系、形成以首长协调为主的灵活协调机制。尝试构建促进部门内部协调的三大制度、体系、机制,发挥三者共同合力,形成部门内部整体协调力。进而,推进大部制磨合期部门内部运转顺畅,促进大部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有效转换其教学的方式方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束缚,加强知识的整合,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老年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国有企业社会化分离移交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都要求我们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发展得更加全面,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就当
政府统计,作为政府重要的公共职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其他决策的重要依据。政府统计数据作为政府统计工作最直接的成果,不仅代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践行,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事业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医学模式由以往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这些问题不断暴露,严重制约了我国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近年来,其中比较突出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问题就倍受人们所诟病,一时间“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当下中国社会最流行的词汇,同时也成了国家必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