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历史悠久、多元一体的文明古国,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民族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其中游牧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文化特征、地域特征及审美特征的文化体系。在众多的文化体系中,远古留下的游牧文化一直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字与图像,对这项文化的传播和学习将是我们眼下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在北方草原舞台上闪烁着许多民族,如狄族、匈奴、东胡、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他们尚来崇尚武力,由此也导致其渐渐忽视了对文献的记录。于是把宗教、生活、习俗、文化等移情到词与图像上,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他们遗留下来的图像和符号,这也体现了游牧民族四季捺钵的生活习俗。人类的艺术心理活动中,往往融合了本民族所崇尚的动物、颜色以及图腾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认知。苏尼特摔跤是表达游牧民族武力的重要仪式,最初举办那达慕是通过敖包祭祀、摔跤、射箭、赛马等活动祭奠祖先的宗教仪式,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如今已成为蒙古族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摔跤服的图案与纹饰使得游牧文化与艺术融合在了一起,游牧民族的敏锐眼光注意到了图像的功能,摔跤服上的图像纹饰显示出远古的民族风格,摔跤图绣(套裤)和照德格成功的隐藏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内容。苏尼特摔跤服融合了历代游牧民族的结晶,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苏尼特摔跤服的专著与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摔跤服饰的介绍、分类以及制作上,并没有对其进行过文字与图像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本选题将主要从图像学角度对苏尼特摔跤服进行分析和研究。将苏尼特摔跤服图像分为两类,一是绣花在摔跤服饰中的蒙语篆文字,二是关于传统的纹饰图像。在苏尼特摔跤服图绣(裤套)的刺绣纹饰中,各种各样的动物风格、植物花草风格图腾等展现了独特的地藏密码。同时的图像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游牧文化的生活、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在社会演变的不同时期,苏尼特摔跤服图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模式,所以本文将运用图像学来分析比较苏尼特摔跤服的符号与文字,解决苏尼特摔跤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演变过程。另外,苏尼特摔跤服文化是展现蒙古族文化的独特表现方式,它的兴衰演变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紧紧地连在一起。苏尼特摔跤服有着很高的审美内涵,通过它不仅能辨别各个盟旗的身份,同时也具有复古文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