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花菁染料是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以吲哚等杂环结构为主体结构的新型生物荧光染料。经过修饰改性后可以形成易溶于水、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的染料衍生物,因为吲哚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菁染料是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以吲哚等杂环结构为主体结构的新型生物荧光染料。经过修饰改性后可以形成易溶于水、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的染料衍生物,因为吲哚菁染料的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都在近红外区,避免了生物大分子自身的荧光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适合作为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核酸及其他生物分子的标记和检测。荧光标记作为一种非放射性的标记技术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本文研究了Alexa系列的新型吲哚菁染料合成以及其光谱特征和对蛋白质的标记。
论文第一章综述了常见的荧光标记试剂和及它们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Cy系列吲哚菁试剂的结构特点、光谱特征、光稳定性及水溶性和合成方法的进展以及新型的吲哚菁系列染料在生物大分子荧光标记方面的进展。
论文第二章合成了染料各个中间体,并做了纯化和表征。首先以丙炔醇为原料,采用一锅法经三氧化铬氧化生成丙炔醛后,直接与苯胺反应合成了B-苯胺基丙烯醛缩苯胺,对粗品进行重结晶纯化。然后以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6-溴己酸乙酯为原料合成7-甲基-8-羰基壬酸,再与对肼基苯磺酸反应生成2,3-二甲基-3-(5-戊羧基)-5-磺酸基-1-(3-磺酸)吲哚,以1,3-丙磺酸内酯为吲哚环中氮原子上的季按盐化试剂进行季氨化反应,然后和β-苯胺基丙烯醛缩苯胺缩合等多步反应合成了新型的Alexa吲哚菁染料。
论文第三章测定了合成的吲哚菁染料的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1)Alexa吲哚菁染料在PBS、甲醇、DMF、DMSO中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峰形相似,但在质子溶剂中,当溶剂的极性减小时,染料的最大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2)在30~65℃温度范围内,染料在650nm下的吸收值变化幅度很小,说明该染料在测试温度范围中是稳定的。
论文在第四章合成了吲哚菁染料的活性酯衍生物,利用活化酯试剂(2-琥珀酰亚胺基-1,1,3,3-四甲基脲四氟硼酸酯,TSTU)将合成的染料活化后可以直接与蛋白质的氨基在水相中反应,生成酰胺键,实现对蛋白质的标记。同时考察了缓冲液pH对标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标记速度变快,在pH=8.5时只需5min标记度即达到4,而在pH=7.0时,即使1h后,标记度仍然不到3。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呼吸道接种恒河猴结核分枝杆菌(H37Rv)建立结核病模型,利用该模型首先进行不同结核菌素敏感性和耐受性研究,并探讨连续高频次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
兴安杜鹃(Rhodendron davuricum L.)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其在大兴安岭地区蕴藏量巨大,为兴安杜鹃在中药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深厚的资源基础。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十余个地区、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兴安杜鹃叶提取得到的五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五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对兴安杜鹃进行资源评价,方法及结果如下:1.超声波法提取兴安杜鹃的叶片中5种黄酮化合物结果较好,而且具有省
年初,应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舞美学会会长韩生之邀,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他策划的《日常生活戏剧》展览及研讨会。出席者都是文艺界的各路精英,有导演、舞美艺术家、编剧、理论家、诗人等。活动期间,许多专家又聊起“上戏现象”这一话题。 理论家王南溟透露将在喜马拉雅美术馆做一个“上戏现象”专题展,得到大家赞同,理由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在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成立,1945年中国首家培养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慢性复发性炎症疾病,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都尚未完全明确的非特异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IB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该病病理变化复杂,临床症状多样,若未及时得到缓解及治愈,引发为癌变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目前该疾病认为是环境、遗传、肠道共生菌、免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免疫功能
2018年8月9日的合肥市像一个大闷笼,一丝风也透不进来。在这酷暑难耐的下午,安徽大剧院的后台,来自上海的戏曲名角们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晚上的演出。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对于眼前的安徽大剧院,既熟悉又陌生。27年前,在1991年秋末冬初的时候,他曾来到这里演出。他依然记得,剧院后面有一条街,当时只是一条简单的走道,现在已经大变样。不过,现已78岁高龄的尚老师却变化不大,几小时后演出时唱起京剧《铡美
初逢哈佛春之约 首度遇见陈忠实先生,是在哈佛。应我们之邀,他来哈佛和耶鲁大学演讲。1995年4月上旬,陈忠实来到美加,兼程遍访美东。陈忠实作了“漫谈《白鹿原》的创作及反应”的演讲。我对他的印象是朴实诚恳,觉得他所说的都发自肺腑。当时大陆作家来哈佛罕见,屈指可数,计有刘心武、张辛欣、李子云、戴厚英等。 忠实先生虽名声在外,却因当时大陆作家出国者少,鲜有机会认识。幸我初次返回大陆寻根的1993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