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g161L1变异体与细胞自噬的关系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Atg16L1基因变异体与自噬功能的关系。   方法: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基因组DNA序列、cDNA序列和EST数据为依据,搜索Pfam数据库、PSIPRED数据库和PDB数据库等,对Atg16L1变异体进行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克隆。第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Atg16L1变异体在细胞内自噬泡、溶酶体和线粒体上的定位情况。第三,采用细胞转染技术,过表达Atg16L1变异体和GFP-LC3,分析LC3的酯化变化,进一步探讨Atg16L1变异体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结果:(1)人Atg16L1基因可编码七种剪接变异体,其中野生型Atg16L1基因编码607氨基酸,包含coiled-coil区域和七段WD repeats重复结构域。Swiss-PdbViewer4.0.4软件对其变异体分析指出,Atg16L1剪接变异体的差异主要存在于coiled-coil区域中。本文已获得Atg16L1三种变异体:Atg16L1-1蛋白包含全长607氨基酸,包含coiled-coil区域和七段WD repeats重复结构域;Atg16L1-2蛋白缺失外显子8序列相对应的区域;Atg16L1-3蛋白缺失coiled-coil区域。(2)细胞亚定位结果分析指出,Atg16L1-1与MDC(Monodansylcadaverine,一种自噬示踪剂,简称MDC)追踪的自噬泡共定位阳性点数为28.0±2.58 dots,高于Atg16L1-2(15.75±1.71 dots)和Atg16L1-3(3.75±0.75 dots)(P<0.001)。Atg16L1-1与溶酶体共定位阳性点数为37.67±1.75dots,高于Atg16L1-2(23.14±2.27 dots)和Atg16L1-3(13.0±1.58 dots)(P<0.001)。Atg16L1-1和Atg16L1-3均可定位于线粒体,其相应的共定位阳性点数分别为14.33±1.53/cell和7.67±1.53/cell(P<0.01),Atg16L1-2没有在线粒体上定位。(3)过表达Atg16L1变异体对细胞自噬产生影响。共转染Atg16L1-1变异体和GFP-LC312h后,检测细胞内LC3-Ⅱ平均阳性点数(70.2±2.39 dots)高于Atg16L1-2(59.25±2.22 dots)和Atg16L1-3(48.25±2.22 dots)(P<0.001)。共转染Atg16L1-1变异体和GFP-LC324h后LC3-Ⅱ平均阳性点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平均阳性点数分别为19.75±1.53(P<0.01),23.75±1.50和40±1.00(P<0.001)。   结论:Atg16L1变异体对细胞自噬产生影响。Atg16L1的coiled-coil区域参与自噬机制。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