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干隶属于鸢尾科Iridaceae射干属Belamcanda植物,我国仅一种。射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日本、朝鲜,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林缘或山坡、草地等阳光充足的地方。 射干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解毒利咽、清肺祛痰、散血消肿之功效。对流感、咳嗽、哮喘、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病毒性咽喉炎、急性喉头水肿、肺炎、泌尿系感染、胃肠炎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射干中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异黄酮:类及其衍生物、酮类、酚类、苯醌类、二环三萜类、甾类及挥发性成分。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异黄酮类成分,为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能抑制或延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疱疹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还有抑菌作用,消除自由基作用,为很有开发前景的抗氧化剂。近年来,对射干的药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证明射干能抑制炎症细胞的cox-2酶的诱导作用,从而抑制前列腺素E2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因此射干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及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的价值。 与射干经常混淆使用的是其近缘属鸢尾属Iris植物,例如鸢尾、野鸢尾等。鸢尾属植物全世界大约产210种,我国约产60种,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东北各地。几乎所有该属已研究了化学成分的植物都报道有异黄酮类成分,与射干相似,显示此类成分具有在药材品种鉴别、化学分类学上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射干的异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射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对射干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分别得到乙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再经过硅胶柱色谱和分子筛分离,从中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UV、1H-NMR、13C-NMR的分析,鉴定了这8个化合物分别是次野鸢尾黄素(5,3′,4′,5′-四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化合物Ⅰ)、白射干素(3,5′-二羟基-4′,5′-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化合物Ⅱ)、野鸢尾苷元(3′,5,7-三羟基-4′,5′,6-三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Ⅲ)、野鸢尾苷(3′,5-二羟基-4′,5′,6-三甲氧基异黄酮-7-0-葡萄糖苷,化合物Ⅳ)、鸢尾苷(4′,5-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7-0-葡萄糖苷,化合物Ⅴ)、3,5,3′,4′-四羟基-5′,6-二甲氧基黄酮-7-0-葡萄糖苷(化合物Ⅵ)、β-谷甾醇(化合物Ⅶ)、β-胡萝卜苷(化合物Ⅷ)。 以次野鸢尾黄素为标准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栽培射干、野生射干和混淆品扁竹根(Iris japonica Thunb)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它们进行质量评价。为射干的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也有利于进一步控制射干的质量。 射干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为下一步进行射干种质资源的研究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