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不仅处于美国历史上“咆哮的20年代”,而且是美国历史上所谓的“经济繁荣时期”。本文以劳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的劳资关系以及美国社会采取的协调劳资关系的措施,并对这一时期劳资关系的架构作出了评价,以此来汲取协调劳资关系的有益经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简略探讨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之前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工业化时代之前、工业化社会早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工业化社会早期美国劳资关系的状况和一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状况,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劳资关系相对平稳发展时期、劳资关系相对紧张和冲突时期以及劳资关系关系相对缓和到冲突和动荡的转化时期。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详细地分析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各方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笔者按照美国三权分立的国家制度原则,遵循立法、行政和司法的顺序,贯穿于劳资关系的直接相对方资方和劳方的主线中,论述了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相关劳资关系的立法活动,主要有《移民法》、《铁路劳工法》、《赔偿法》和《退休法》等,虽然协调农业劳资关系的《麦克纳里—豪根农业法案》未获通过,但总体上国会还是通过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法律,使得美国劳资各方有法可依,促使美国协调劳资关系的机制逐步地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论述了资方尤其是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劳资关系的措施,主要有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继续推进开放工厂运动、鼓励和刺激消费以及福利资本主义等,这既是资方与劳方进行博弈的表现,也是资方参与国家协调劳资关系机制的表现;论述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积极地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主要有介入美国公共服务、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童工、女工等社会问题,积极开展劳工职业教育,尤其是劳工部积极地参与劳资关系的调解和仲裁,这充分体现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充分发挥了其在劳资关系中调停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这也间接地推翻了对卡尔文·柯立芝政府“自由放任”的传统印象;论述了劳方协调劳资关系的方式和方法,劳方除了罢工方式外,还通过政治道路、国会道路、与农民合作道路以及相对缓和方式来协调劳资关系,这使得劳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渠道多元化,从而促进了劳资关系的缓和,这一时期劳方内部也展开了协调劳资关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的斗争。虽然劳方的人口迅速地增长但是工会会员却急剧地减少,工会力量的衰落给国家各方介入劳资关系提供了契机;论述了美国塔夫脱法院进行了司法改革,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其保守主义思想,法院系统主要运用实体正当程序原则、禁令和黄狗合同等主要“武器”积极地介入劳资纠纷的案件,这充分发挥了法院在构建相对缓和均衡的劳资关系中的“稳定器”作用,也说明美国协调劳资劳资关系机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的案例中,法院虽然站在资方的立场支持了许多有利于资方的典型判决,但也站在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立场支持了有利于劳方的判决,这说明在美国法院系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保守势力对美国尝试性地探索协调劳资关系持谨慎态度,这也进一步说明法院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守护神”。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在美国各方协调劳资关系的过程之中和之后,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关系的演变,主要分为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和劳资关系的持续缓和。在美国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时期,劳资关系的紧张状态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劳资纠纷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但美国劳方与资方的实力对比中呈现出相对下降状态,资方呈上升趋势,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尝试性地干预了劳资关系,开启了国家关注劳资关系的一个新起点。在劳资关系持续缓和时期,美国逐步地完善了劳方、资方和国家(国会、政府和法院)建立的“三方协调机制”,协调劳资纠纷逐步地走上了法制化、机制化轨道。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构建的相对缓和均衡的劳资关系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却使美国社会达到了“社会均衡”状态。结语主要是展望了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解析了大众对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存有“自由放任”印象之因,指出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在美国劳资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政府;指出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方、资方和国家最终构建了处理劳资纠纷的“安全阀机制”,并再次审视了在这一过程之中政府、资方、劳方、国会和法院各自承担的角色;指出了社会思潮、传统的宗教思想等对相对缓和均衡劳资关系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劳资关系所取得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