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共享经济新经济载体的诞生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在交通出行领域,共享出行作为一种高效有力的出行方式,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近年来,相关各地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加之共享出行需求的市场潜力巨大,以分时租赁为特征的共享电动汽车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成长。如何科学的布局站点来高效利用电动汽车资源,最大程度提高经营者收益与降低居民出行成本,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难题。本文首先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选址的探讨方法,总结出共享经济和共享电动汽车模式的特点,阐述了该模式自身的运营流程和运作特征,并提炼出共享电动汽车运营中的行业生态圈构成。然后,引入共享电动汽车低碳、调度和惩罚的市场特征,并使之结合传统P-中值选址模型和符合共享汽车形态的轴辐式网络规划结构,作为设计选址模型的基础思想。其次,从新能源汽车与共享出行入手,从低碳性、经济性和科学性方向出发,系统研究了共享汽车站点前期选址的相关决策因素,包括对投放数量预测,低碳收益计算,覆盖程度计算,调度成本和惩罚成本的定义定量等。最后,基于中值思想设计了考虑市场特征时以效益最高,成本最低,覆盖程度最高,总距离最短为多目标模型和无市场特征时选址模型,随后通过模型简化步骤和求解算法对比分析,选择精准算法中LINGO的整数规划来求解结果,以保证在考虑市场特征时模型选址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结合大连市沙河口区案例状况,对文章设计的选址数学模型加以验证说明。展示了当把覆盖程度视为目标收益时,求得在有无考虑市场特征时两者模型的结果对比,证实了模型对选址收益的优越性。最后,还给出将覆盖程度视为服务约束时,不同水平下的配置布局,并结合全国共享电动汽车发展区域应用不同,得出“较发达区域-高服务层次,发展中区域-中服务层次,欠发展区域-低服务层次”的多维度选址政策建议,使得本章模型丰富了在共享电动汽车领域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