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PS(V2.0)的研制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制适合中国人群的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ICD-PS),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考评。以锚为基础和以分布为基础的方法,制定临床最小显著差异(MCID),并分析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复习文献,采用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相结合的研究思想,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提出QLICD-PS特异模块备选条目池,经专家筛选讨论后形成预调查特异性模块,进行预调查,然后将预调查的数据进行变异系数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患者重要性评分和医护人员重要性评分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特异性模块,与先前已经研制完成的共性模块结合组成测试版的QLICD-PS量表。结合SF-36量表,对临床银屑病患者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条目进行再次筛选,召开会议讨论,结合共性模块,形成测试版QLICD-PS量表。对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考评。以锚为基础和以分布为基础的方法,制定临床最小有意义差异(MCID)。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1.将调查收集到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以及结合专家讨论筛选,形成17个条目的特异性模块,与慢性病的共性模块结合形成了测试版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2.对QLICD-PS量表考评:  (1)信度:QLICD-PS量表各个领域的内部一致信度大于0.6;各个领域的内部一致信度在0.60~0.90之间,其中特异模块的内部一致信度为0.84。各领域的分半信度在0.72~0.96之间,其中特异模块的分半信度为0.9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信度与分半信度分别为0.90和0.96;  (2)效度:结构效度结果显示:量表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各个领域内的条目与所在领域相关性较大,与不同领域的相关性较低。特异模块可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170%,大致与前面提出的理论结构基本相符。校标效度显示:QLICD-PS量表与SF-36量表对应维度的相关性基本上大于其它维度的相关性。大多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基本上在0.4以上;  (3)反应度:测评结果治疗前后,量表各领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对患者生命质量在治疗前后变化比较敏感,有较好的反应度。标准化反应均数(SRM)得分范围为0.12~0.77,其中特异模块得分为0.77,总量表的反应度为0.64。  (4) MCID值的制定:  以锚为基础的方法制定的PHD、PSD、SOD、CGD、SPD、TOT的临床最小显著差异分别为8.87、4.84、0.80、5.11、13.29、8.13。以分布为基础的方法制定的领域PHD、PSD、SOD、CGD、SPD、TOT的临床最小显著差异分别为8.51、8.07、7.03、6.47、8.34、6.16。本研究结合两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QLICD-PS量表的MCID值。量表的PHD、PSD、SOD、CGD、SPD、TOT的临床最小显著差异分别为8.69、6.46、3.92、5.79、10.82、7.15。  3.QLICD-PS量表的初步应用:  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球蛋白、嗜碱性粒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结论]: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银屑病量表(QLICD-PS)是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编制而成的,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测评我国银屑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也可以用于医护人员治疗方案的评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