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探讨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互关系。3明确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工作投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用便利抽样法,以符合纳排标准的393名养老机构护理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投入量表简化版。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逐步等分析方法;应用Amos 21.0对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1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总分为(31.51±7.03)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64±0.57)分、工作投入总分为(3.47±1.00)分、主观幸福感水平为(76.51±11.48)分。2 Pearson分析显示: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488,P<0.01);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514,P<0.01);养老护理员自我效能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464,P<0.01);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537,P<0.01);养老护理员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546,P<0.01);养老护理员工作投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567,P<0.01)。3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果0.6075、间接效果0.2626,总效果0.8701。工作投入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占比为0.2626÷0.8701=0.3018,即30.18%。4养老护理员工作投入、每周夜班次数、自我效能、每天工作时间、社会支持、每年培训次数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主观幸福感变异的49.7%。研究结论1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处于较好水平。说明护理员还需取得深厚的社会资源支持,需要加强自我效能,强化积极的工作状态,重视提升幸福感。2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工作投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工作投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3养老护理员工作投入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工作投入、每周夜班次数、自我效能、每天工作时间、社会支持、每年培训次数对养老护理员主观幸福感起到预测作用。建议管理人员根据这六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员的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