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统中药材川芎作为研究对象,对川芎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在测定丙草胺对水稻幼苗药害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川芎提取物对水稻丙草胺药害的缓解作用,并对川芎提取物的水乳剂配方进行了筛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萃取方法对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效果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当采用静置溶剂萃取法进行萃取时,选择不同萃取溶剂对萃取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其中,萃取效果最好的溶剂为丙酮,提取率可达5.24%;当采用索氏提取法且采用石油醚进行萃取时,对川芎挥发油组分的萃取率达到了5.54%;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进行萃取时,对川芎挥发油组分的萃取率为5.62%。可见,制备川芎挥发油提取物效果最好的方法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其次是索氏提取法,萃取溶剂为石油醚。(2)测定了丙草胺对水稻幼苗的药害。随着丙草胺浓度的增大,丙草胺对籼稻品种中嘉早17幼苗生长的抑制增强。当丙草胺使用浓度为推荐剂量时,对水稻幼苗根长、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51.95%、61.51%、48.76%;当丙草胺使用浓度为推荐剂量时,对粳稻甬优9号水稻幼苗根长、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52.14%、57.12%、41.12%。(3)当不使用植物源安全剂川芎时,丙草胺处理组水稻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只达到空白对照的26.24%、39.95%、40.27%,生长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当川芎使用剂量分别为丙草胺剂量的3-4倍时,籼稻(Z17)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分别恢复到了空白对照的90.92-96.15%、94.19-94.60%、92.36-93.92%,而当川芎提取物使用剂量高于或低于此剂量,对水稻幼苗的药害缓解作用均减弱。当不使用植物源安全剂川芎时,丙草胺处理组水稻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只达到空白对照的39.08%、40.40%、38.39%,生长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当川芎使用剂量分别为丙草胺剂量的3-4倍时,粳稻(Y9)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分别恢复到了空白对照的96.04-96.83%、92.40-93.45%、93.42-95.89%。可见川芎提取物在合适的浓度下可以有效缓解丙草胺对水稻的药害。(4)筛选出15%川芎水乳剂的配方为:川芎提取物(15%)、溶剂环己酮(15%)、乳化剂农乳700+1602(8%)、抗冻剂丙三醇(1.0%)、增稠剂黄原胶(0.8%),其余用水补足。试验表明:该制剂的热贮稳定性、冷贮稳定性、冻融稳定性、乳液稳定性等指标均达到了要求,而且该配方加工的工艺也比较简单,一般加工乳油的生产设备就能满足生产加工要求。室内生测结果表明,15%川芎水乳剂对水稻丙草胺药害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15%川芎水乳剂在2-5倍使用剂量范围内均可起到较好的药害缓解作用,在此剂量下,水稻幼苗根长分别恢复到了空白对照的77.24%91.47%,水稻幼苗株高恢复到了空白对照的84.14%90.27%,水稻幼苗鲜重恢复到了空白对照的86.43%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