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喀斯特小流域治理区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少雨天气以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危害大而为“百年一遇”之罕见。旱灾的重灾区就在西南喀斯特地区,该地一直都是以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贫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而为大家所熟知,加之这场大旱灾的降临,使该区人民生活更加的艰难。因此,对该地区的生态研究对改善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喀斯特地区天等团乐、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以土壤作为研究的中心,以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土壤是植物生长、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因素,土壤养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的快慢与作物的收成高低,直接关系到喀斯特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我主要对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GIS与地统计分析中的普通kriging插值分析的方法,对土壤养分指标中的含水量、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值在各自小流域内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说明,养分指标在空间分布变化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2)喀斯特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养分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在不同的时间段上的土壤养分的均值对比中,研究区的土壤养分比1990年有所提高。按不同类型的样点采样,对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养分方差分析表明,团乐小流域比澄江小流变异显著;养分的均值的对比中,可以看出2个小流域的大部分养分有林地>灌丛>草丛的变化规律性。对不同耕地利用下的土壤养分方差分析表明,团乐小流域比澄江小流变异显著;2个小流域的大部分养分有沟谷耕地>退耕地>坡耕地的变化规律性。(3)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养分指标综合分析。通过对2个小流域所采土壤养分的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研究区有机质和全氮的正相关性十分的显著,pH值与其它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弱。从主成分的综合得分上看,不同类型样点的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灌丛>沟谷耕地>草丛>退耕地>坡耕地。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现代城市或者区域间的竞争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创新实力的竞争。创新功能已经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域广袤,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并广泛分布于所辖的9个地级市、3个盟市当中。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城市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各项
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市土地投资量增加,土地价格不断抬升。城市土地供应量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存量土地的拆迁改造,一类是农地的征收开发,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