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袤撰寫的《遂初堂書目》與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並稱南宋三大私家藏書目錄。但《遂初堂書目》因為過於簡略而關注度不高,有關的刊刻和研究都很少。宋楊萬里《誠齋集》中有《益齋藏書目序》,清繆荃孫《藝風堂文集》中有《遂初堂書目跋》,清陸心源《儀顧堂題跋》中有《遂初堂書目跋》。此外,《直齋書錄解題》《四庫提要》《善本書室藏書志》等,也都有提及《遂初堂書目》,但只是寫作序跋或者做簡短介紹。近現代出現了ー些研究文章,主要有蔡文晉的《末代藏書家尤袤》,張雷、李豔秋的《尤袤<遂初堂書目〉新探》,羅炳良的《尤袤<遂初堂書目>序跋考辨》,崔國光的《<遂初堂書目〉的目錄學價值》,陶寶慶的《尤袤?萬卷樓? <遂初堂書目>》,黃燕生的《宋代藏書家尤袤》,吳洪澤的《尤袤著述考辨》,等等。也是只針對書目的價值進行考辨,對内容卻沒有深入細緻地考察。《遂初堂書目》著錄書籍三千餘種,超過大多数書目,而且標記版本,開後代記錄版本的先河,在學術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應該對其内容進行深入考索。此次考索主要針對《遂初堂書目》中著錄的文集情況進行考査,研究書目的著錄體例及文集的傳世情況,發掘其獨特的價值以引起人們對《遂初堂書目》的重視。但《遂初堂書目》著錄圖書三千二百餘部,《四庫簡明目錄》也只著錄三千四百餘部,相較之下可知標註《遂初堂書目》工作量的巨大,因時間能力有限,故只能抽出書目中別集類的唐代部分進行考索。《遂初堂書目》著錄唐別集268種,首先對這一部分包括它類混入別集類者進行版本標註。通過查考《中國叢書综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各家書目中現存的版本,形成了十七萬字左右的長編,經過精簡剩餘7萬字,形成《く遂初堂書目〉唐別集版本標註》,作為本文的下篇。并在下篇的基礎上進一歩進行專題研究,形成上篇,上篇分六部分:第一考查尤袤的生平及著述,第二從整體看《遂初堂書目》的地位及不足,第三分析書目中唐別集的著錄體例及順序,第四通過對比看《遂初堂書目》的史料價值,第五總結書目著錄的唐別集的散佚情況,第六為考査的結論。考察精簡后的内容可知尤袤藏書的豐富和珍貴。以唐別集為考,可知尤袤收藏的唐代文集涵蓋了唐代大多数文人,而且有很多是他書不見著錄及後期失傳者,對考索唐代文集情況提供了很重要的史料。在收集資料中,發現尤袤著錄的文集很多不見于他書目,由此對尤袤藏書的珍貴程度產生了疑惑,《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收錄的文集朝代及編纂時間與《遂初堂書目》有相近之處,這提供了一條考察《遂初堂書目》意義的線索。通過對比,可知《遂初堂書目》著錄的唐別集有很多不同於前五書者,為遂初獨有而它家都不著錄,由此肯定了《遂初堂書目》的特殊價值。通過考索,可得結論:1.《遂初堂書目》真實地反映了宋代時期唐人文集的流傳情況,為研究末代文集狀況提供了豐富的史料;2.著錄的書籍数量多,質量高。《遂初堂書目》著錄圖書三千餘部,已近于《四庫全書》的收書。3.開創了明標版本的先河,書目中帶有版本的圖書59種,包括舊監本、杭本、川本等優秀版本,并有朱墨本、金銀字等稀有版本,在中國版本研究史上有重要意義。4.著錄的唐代文集補兩唐志及宋志之闕,《遂初堂書目》有記載而兩唐志無記載的達87部,《遂初》有記而《宋史·藝文志》無記載的有34部,豐富了唐代文集官方書目的記載;5.超越了同時代朝臣著錄的數量,《遂初》有記載而《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沒有著錄的有61種,著錄的唐別集總量也超過兩家;4.另有許多遂初堂獨家收藏的文集,豐富了唐別集現有的信息庫。唐別集只占《遂初堂書目》著錄總量的8%左右,就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史料價值,以小見大,可證《遂初堂書目》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雖然書目著錄的比較簡略,存在ー些不足,但是這些問題不能掩蓋它的價值,應該對書目進行深入的挖掘,發揮它的實證作用,豐富我國古代文學及歴史信息庫。因為工作量的巨大,而不能對書目進行全面調査,現有的考索情況也不完全,對此感到非常遺憾,如果有機會,將ー步完善對唐別集的考索,并對《遂初堂書目》著錄的它類書目進行深入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