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者的越轨——对上海市三峡外迁移民生存策略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三峡移民的社会学研究,主要侧重于移民对迁居地新生活的适应,却很少把移民当作能动的个体,探究他们在适应新生活过程中,面临困境时采取的生存策略问题。笔者试着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移民在迁居地采取的生存策略,希望给移民的研究方向带来一个新的看见。 笔者以迁入上海市的三峡移民为研究对象,经过两年的实地调查,在详实的资料收集并分析之基础上,探索了移民迁居上海后采取的生存策略问题。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上海市三峡移民的生活,虽然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保障,但仍在其他方面受到一定威胁,具体表现为工作难做、子女教育成本过高、医疗费用昂贵和社会关系网络受损等。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笔者发现移民主要采取了三类生存策略:上访、求助和越轨。但是当移民采取上访和求助这两类生存策略时,往往处于相对被动、弱势的地位;上访和求助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意愿而非移民本身,故此对移民来说,采取上访和求助这两类生存策略的收益并不确定。相比较而言,当移民采取第三类生存策略——越轨时,处于相对主动的位置,他们能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且能有效逃避政府的追究,故此对于有一定判断力的移民来说,他们更愿意采取越轨的生存策略来争取自身利益。 对于移民生存策略中的越轨研究是学界很少触及的,这也正是本文的要点和试图创新之处。经过分析笔者发现,移民之所以采取越轨的生存策略,并非偶然。一方面他们确实被逼无奈,非自愿搬迁等行为导致他们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他们更愿意把这一困境归结为“政府的错”,在移民看来,是“政府的错”导致他们陷入当前的困境。因为政府理亏在先,所以移民才敢于公然违抗当地政府的规则,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也正因为移民认为政府不对在前,所以他们断定对于自身的越轨行为,政府不能做什么。而事实也恰好证实了移民的预期,对于移民的越轨,政府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笔者把移民采取的这类生存策略称为“无奈者的越轨”,即身处弱势的移民会抓住政府的软肋来获取自身更多利益;仔细思量,这又何尝不是部分中国人的普遍行为特征呢?当被逼无奈时,他们通常会选择抓上级权力的软肋,从而争取自身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本研究根据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依微观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从中国城市居民的主体角度考察其信任的特征及影响其信任的因素。 第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的背景;述评相关研究状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中国的城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也随之提高。城市化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动力,但这并不
经济和女性,是人类社会一直关注的主题。经济发展和女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贡献,女性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在当前我国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市场机制开始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就业政策与职业福利体系也逐渐改革,就业活动成为一种市场化行为,其结果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极为庞大,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尤为重要,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党的十六大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