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采用整体动物实验系统,建立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关木通(AMK)所致大鼠急性肾损害模型,观察AMK对大鼠肾上腺是否有毒效应及其与肾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给药1d组,3d组,5d组及3个相应对照组。按中药传统煎制方法制备AMK水煎剂并测定其总马兜铃酸含量,每日给药2次,给药剂量是40g·kg-1·d-1i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于给药d2,4,6断头取血,处死动物。观测指标包括:一般状况观察(生长发育、外观、反应性、活动性),肾上腺和肾脏的绝对重量与相对重量,肾上腺和肾脏组织学及其超微结构变化,血清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血清皮质醇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
结果ig给予雌性大鼠40g·kg-1·d-1AMK水煎剂(相当于总马兜铃酸剂量66mg·kg-1·d-1)3d后,肾上腺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增大,血清皮质醇明显增高,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明显增厚,束状带细胞浆充满类脂质空泡。电镜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胞浆中含丰富的线粒体,线粒体嵴呈空泡状,含丰富的光面内质网及大小不等的脂滴。连续给药5d大鼠肾脏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增大,血BUN、Scr明显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表明急性肾小管损害。电镜显示为肾小管基底膜肿胀,内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胞浆内线粒体变形、肿胀,线粒体嵴肿胀、断裂,部分微绒毛肿胀、断裂。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大鼠肾上腺组织及肾组织8-OHdG和iNOS表达明显。
结论AMK水煎剂40g·kg-1·d-1经口给药(以AA计,相当于66mg·kg-1·d-1)连续3d,既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连续给药5d可引起肾损害,且肾上腺损害早于肾损害,给药组大鼠肾上腺组织及肾组织8-OHdG和iNOS明显表达,提示其毒效应机制可能与DNA氧化损伤和一氧化氮(NO)增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