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知识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加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化的格局下,世界各国都想在新的国际分工中获取机会,全球制造业也将随着比较优势的转化面临挑战。新兴市场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的同时,发达国家也在提倡制造业回流,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竞争使得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竞争手段。制造企业启动服务化战略的潮流,引发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兴趣。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振兴?不仅要发展技术的创新,还要在企业运营模式上下功夫。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农业从业人口比例、城镇化率等指标判断,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再工业化”战略通过效率提升和服务转型,对后发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造成重大冲击,并很有可能封堵“雁行理论”的赶超路径。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现阶段,IT服务、云计算服务、移动服务等新领域迅速发展,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为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从制造业看,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了运营模式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发展。从制造业发展的供求关系看,一方面是全球市场需求升级态势明显,消费者不仅仅是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更重视伴随购买产品的差异化供给和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是企业普遍重生产、轻服务,经营模式过于单一,供给与需求错位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需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因此,在继续加大物质形态投入的同时,既要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服务创新等关键点入手,来提升生产环节的品质和效益;也要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才能有效推动中国制造的“三大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化战略可以融合服务和制造,使制造企业的产品拥有与众不同且难以模仿的特性,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更高的利润;同时,服务可以丰富和扩大有形产品的使用价值,提高企业整合价值链的社会能力和水平,让服务成为企业提高绩效和获取价值的重要途径。尽管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在发达国家广泛实施,但是中国的制造企业并没有都发展服务化,仅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开展了服务化。服务化在提升产品销售、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同时,针对不同背景的制造企业选择何种路径才能带来积极效应呢?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作为研究主题,从服务化的水平和服务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两个方面开展研究。论文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是对本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文献综述。评述国内外有关服务化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影响因素的文献,并对服务化的发展现状、服务化水平的测量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服务化水平、企业能力、竞争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整篇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现状及趋势分析。本章将在文献梳理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检索的方法进行整理,筛选出2005-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17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截面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现状、特征、模式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第四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本章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出服务化、企业能力、竞争优势三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判断服务化是否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企业能力是否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以及组织特征发挥的调节作用,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第五章:实证研究及假设验证。通过面板数据的收集整理,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上一章提出的相关变量和假设分别进行验证与分析,得出了实证研究的结论。研究发现:(1)服务化水平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2)服务化水平对企业能力有正向影响,即服务化程度越高,企业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环保能力)越强;(3)企业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即企业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环保能力)越强,企业竞争优势越明显;(4)企业能力在服务化水平对竞争优势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盈利能力完全中介了服务化水平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创新能力部分中介了服务化水平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营销能力部分中介了服务化水平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环保能力部分中介了服务化水平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5)组织特征在服务化水平对企业能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其中企业规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员工教育程度没有调节作用;管理者任职年限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六章: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展望。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分析了本论文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未来服务化的相关研究方向。因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结论有利于深入了解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对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企业实施服务化有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识别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不同分类和特征,为避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盲目性和防范转型风险提供理论指导;采用人工检索上市公司年报的方法,对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揭示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两者之间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有利于提升企业能力的观点,以及企业能力对提升竞争优势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重要改进,采用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