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塞缪尔·巴特勒《埃里汪奇游记》的“讽刺乌托邦”小说特色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托邦”是西方思想文化史上经久不衰的一个主题。乌托邦思想源远流长,进入文学领域后产生出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乌托邦文学,成为西方文学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脉。随着19世纪向20世纪的更迭,乌托邦文学也开始向反乌托邦文学嬗变,其中处于过渡阶段的讽刺乌托邦文学却常常为人所忽略。英国作家塞缪尔·巴特勒于1872年创作的带有科幻性质的小说《埃里汪奇游记》成为“讽刺乌托邦文学”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然而长期以来,无论作家本人抑或这部小说都被埋没于文坛。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剖析这部小说中讽刺手法的运用,能够揭示它作为讽刺乌托邦小说的艺术特色。深入挖掘小说讽刺意涵的同时,探寻其之所以处于“讽刺乌托邦”阶段的缘由,希望借此推动巴特勒及其作品在国内的研究和影响。论文由引言和五个章节构成。引言部分对作家生平、地位及《埃里汪奇游记》这部小说进行介绍,引出研究问题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巴特勒的讽刺乌托邦小说与西方乌托邦文学”将《埃里汪奇游记》置于西方乌托邦文化传统之中,重点厘清西方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脉络,思考“讽刺乌托邦文学”产生的机缘。第二章从作品潜藏的种族主义思想及巴特勒讽刺的不彻底一面,定义讽刺乌托邦文学的性质及其蕴含的讽刺乌托邦文化意涵,延伸至整个乌托邦文学/文化对人类生存发展重要意义的阐析。第三章以《埃里汪奇游记》中“未生人”和“荒唐学院”等内容的叙述为基础,分析讽刺手法的运用,探秘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家庭的真相,揭示巴特勒对埃里汪及英国家庭伦理的讥讽。第四章“机器的消失”介绍小说的重点内容《机器之书》,将埃里汪国内对一切机器的明令禁止和工业革命后英国科技的迅猛发展进行对比,借此表现人与机器的博弈,引发科技之忧思。第五章着重论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内宗教的虚伪,通过对英国社会现实与巴特勒笔下徒有其表的“音乐银行”作平行对比,旨在表明小说中货币体制的荒谬和埃里汪两套宗教系统的混乱实际上是在影射英国人宗教信仰的危机。总之,巴特勒在《埃里汪奇游记》中营造了一个更偏向反乌托邦文学的“讽刺乌托邦”,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由乌托邦文学转向反乌托邦文学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其他文献
<正>王翘楚教授早在1997年就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虽然已年过八旬,至今仍坚持每天上班和日常门诊,每周工作日5天,孜孜不倦,不辞其劳。王教授认为健
职业教育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要,进行帮扶、管理的职业教育治贫方式,它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就业、提高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政府履行
学习型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组织与学习理念和方法。与传统的知识型课堂忽视学习者的主体角色,追求即时"高效"相比,更注重课堂的持久"长效"。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指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战略高度,习近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具有重要的理
<正>现在,有很多保健品生产商和销售者在任意夸大其产品疗效,忽悠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少患者错把保健品当治疗药物吃,不但延误治疗,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加重病情。保健品只是
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纺织、制瓷、印刷等手工业已有一定规模。湖广、江西等地农业得到开发,人口增长迅速,其农业产出在全国具有举足
<正>炎炎夏日已经来临,如能选食一些药粥,将对防暑降温、强身健体大有裨益。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药粥,材料不多且易得,制作简单,很适合一般家庭,您不妨试试。1.荷叶莲藕粥食材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冷战初期,国际新秩序尚待重新确立的关键时刻,促使俄罗斯(武器出口第二大国)、法国(武器出口第三大国)积极从事武器出口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利益考量(内部因
凡存在之物必然地要经历产生、发展和灭亡,都必然地要历经过程与结果,而过程与结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哲学范畴,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事物的过程与结果只有进入人的认识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