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包含情态动词“敢”、“可”、“忍”、“肯”、“堪”、“能”的否定义结构,这一结构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造成形式与意义不对称;但由于语境的补充作用,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此结构在古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其与反诘句有较大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了结构本身的特殊性和代表性,对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存在模糊性;同时,前人侧重从释义而非语法角度进行分析,并未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一些词典对各情态动词的定性与解释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采取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鉴于否定义结构在历代使用中形式变化不大,因此重点立足于共时平面,从语法三平面考察此结构,通过对比归纳最终分析出否定义结构的形式特点、语义特点及语用价值。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介绍了否定义结构的研究的相关成果,论述否定义结构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主要对否定义结构出现的文本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多出现在人物直接对话与作者的评议中;此外,认定否定义结构其既非否定句,亦非反问句。 第三章从三个平面分别对否定式“敢”字结构、否定式“忍”字结构、否定式“肯”字结构、否定式“能”字结构、否定式“可”字结构与否定式“堪”字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它们在句法形式、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对各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归纳,发现其共性特点较多;此外,对相关的三个问题——识别问题、语法化问题与词典中存在的释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本文力求对否定义结构做到“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从而全面细致地研究这一结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