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体育的实质是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最终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运动意识,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国家对于青少年健康状况持续下降所实施的重要措施,国家把深化改革国内的体育教学纳入了教学改革计划。作为一项制度要求学生及体育工作者认真对待,这样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可是制度形成了,从上到下的推进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是否真的如政策的制定者所设想的一样,阳光体育运动带给了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态度,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呢?从最近的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报告来看,2010年调查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确实比2005年调查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一些方面得到了提升,比如肺活量水平在持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的拐点,各项身体素质如爆发力、耐力、柔韧性等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以上的改善结果是由多方面的努力构成的,阳光体育教学改革自然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然而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是不是就能欢呼雀跃呢?事实上在报告里我看到,城市男女生较乡镇男女生在爆发力、耐力、力量等素质的提升上都要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阳光体育在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的开展中有哪些差异,碰到了哪些问题,各有什么实施的困难,这些就是本文要调查及探讨的。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城区与乡镇小学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长沙市城区小学的实施情况整体好于乡镇小学,在师资及场地设备上城区小学能满足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需要,乡镇小学的师资与场地器材都比较缺乏,教师学历不高,年龄偏大,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不够。部分小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开设上不足,没有认真完成阳光体育运动所要求达到的让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任务。家长在对待阳光体育的问题上重视程度不够。长沙市城区学生家长过多的担心孩子的安全,不敢让孩子运动。乡镇学生家长对体育的认知不足,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有限,对孩子的指导不足。但调查的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对长沙市小学实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景表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