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旅游业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其对环境高度敏感,极易受到自然灾害或危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猛进,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愈发重要,但同时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遭受重创。在自然灾害或危机后,如何快速的恢复游客市场、缩短恢复周期是旅游危机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后的阿坝州旅游恢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震灾后游客目的地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SOR理论的地震灾后游客目的地决策模型,应用Agent建模与仿真方法,设置了景区Agent、游客Agent和景区管理者Agent的属性及交互规则,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模拟了地震灾后游客的目的地决策过程以及各主体交互的游客量涌现,实现了地震灾后游客恢复系统的动态演化模拟,其次设置了景点修复、价格、信息三种情境,模拟了地震灾后景区管理者采取不同的景点修复策略、价格策略和信息策略时景区游客量市场份额的变化,以此模拟验证了不同策略的效果以及有效的恢复策略组合。基于Agent的地震灾后游客目的地决策模型的建立揭示了地震灾后游客恢复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策略情境下的模型运行结果分析,发现地震灾后九寨沟的景点修复策略对其市场份额的提升效果明显,景点修复质量提高得越多则市场份额提升得越多,而价格策略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其市场份额,但是不同的价格策略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效果无明显差异,而信息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其市场份额,且信息策略力度越高,市场份额提升得越高。故九寨沟在采取策略时,核心吸引物的修复是其重点,而营销的重点则是采取积极广告促销等信息策略,充分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及游客的安全感知,相对而言在降价策略上,管理者可考虑其经营成本等采取适当降价,其并不能作为灾后恢复的策略重点。对黄龙景区而言,同样不同力度价格策略对其市场份额的提升效果也无明显差异,而不同信息策略力度对市场份额提升效果差异显著,故黄龙景区在地震灾后的营销重点是树立品牌,充分提升安全感知和知名度,采取适当的降价策略恢复游客市场和发展旅游业。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地震灾后游客的恢复策略提供了方向性的建议,且为地震灾后的游客恢复策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