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平台的人脸检测系统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检测与面部表情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它是用机器替代人对目标进行检测、识别、判断,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安全检测、银行安防系统、生命救援及汽车电子行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脸检测与面部表情识别技术随着新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普及得到飞速的发展。此外,高性能计算机价格不断下降,图像采集成本的降低,智能人脸检测与识别系统逐渐部署在个人计算机和嵌入式平台上。人脸检测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一张图像能够检测出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或者存在多少个人脸,如果检测到人脸存在,返回每个图像中人脸的位置和大小程度。现实中人脸检测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人脸在图像中受多个因素影响,如位置,方向(左,右)姿势(正面,侧面)面部表情、遮挡、光照条件都可以改变人脸在图像中的外观。如何设计快速、较准确的人脸检测和跟踪系统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设计了一个基于OmniVision公司摄像机的人脸检测系统,该系统对摄像头视野中的人脸图像进行跟踪和检测。ARM平台通过摄像头获取视频,利用人脸检测算法进行判断并分析视频中人脸位置。通过DMA将图像传输到T35液晶显示屏上,并且实时跟踪人脸的位置。其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固定硬件架构下显示方案建立;二是将人脸检测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平台;三是对移植后的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实时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人脸检测判别算法,包括基于知识规则法、基于可视特征法、模板匹配法和基于不变特征法,并分析代码移植的复杂度和适用范围,重点阐述了基于不变特征法的人脸检测方法;然后,介绍了本系统人脸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结合肤色模型与人脸特征,设计实现了一种人脸自动检测与跟踪算法。首先用基于肤色模型实现对视频场景区域的肤色进行识别和提取,确定肤色区域;然后在肤色区域内根据人脸特征,通过区域标记计算目标人脸的位置和大小。(2)算法进行嵌入式移植。由于上位机上的图像处理与嵌入式平台上有不同,图像的格式和所选芯片限制了嵌入式系统处理的实时性,它与摄像头输出的图像格式也有很大关联,要对上位机算法进行大量改进。(3)实时嵌入式人脸检测跟踪系统,其实时程度和硬件结构、代码的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有关。本文对检测算法、摄像头驱动、显示屏驱动进行优化,采用减少运算量和结合编译器特性优化算法,以节省运算时间提高系统的性能。
其他文献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系统结构的限制,GPS不能够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在得到更好的服务的同时对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无线通信固有的问题,比如无线信道的随机性,由多径引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基于对等网络的流媒体直播作为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的热点应用而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虽然P2P流媒体直播系统在很多方面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
农业工厂化生产过程是指应用工业化设施装备和生产手段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现有生产过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能够在全天时、全天候应用的微波成像系统。由于地物的后向散射特性不同会导致其对不同的极化电磁波的电磁响应不同,因此可以采用多极化SAR系统来获得
近年来,随着密集化仓储系统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仓库对运送货物的工作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穿梭式货架系统是一种最常用的密集化仓储系统。在现今的穿梭式货架系统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快速普及,导致海量视频数据爆炸式增长。如何高效的处理、存储视频,提高视频的利用率及浏览视频的效率,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
无线通信业务迅猛增长,使得对频谱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频谱稀缺是由于其利用率低下造成的。动态频谱接入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得到了广泛
为了提升频谱利用率,解决无限频谱紧缺的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受到了广泛的期待。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算法已经进行了相当的研究,但是目前的频谱分配算法一般只考虑初次分配的方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应用更加广泛,组播通信在整个通信网络中比重逐渐增多;现实网络中业务流呈现出自相似特性。因此,自相似流量下组播交换结构的性能研究、评价,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