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党的建设的工作的需要和教育界群体专业化发展的现实,使中小学书记们的整体素质必须提升,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也成为中小学书记的应有的选择。本研究立足于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群体,对书记专业化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考察。从职业群体层面看,书记专业化发展是这一职业群体建立专业标准、健全专业体系、提升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从书记个体层面来看,为胜任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在外部环境的帮助下,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内在专业素质结构,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最后达到提升专业素质、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和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书记的专业素质结构初步描述,明确了书记专业化发展的四方面内容:政治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基于此,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书记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抽样调查。描述了该区书记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并通过数据的差异化分析,提出了书记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书记队伍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发展意识不强,以政治理论和党建专业知识为核心的专业培训严重不足,书记专业化发展缺乏有效保障激励机制。本文从健全专业培训体系出发,提出了突出政治理论培训和党建专业知识的主体内容地位、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完善书记专业培训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书记专业素质的建议;从健全保障激励机制出发,提出了深化对中小学书记专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出台书记专业标准,健全完善书记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制度,激发中小学书记的自主发展意识的建议。针对书记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深化对中小学书记专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出台书记专业标准,健全书记专业培训体系,健全完善书记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制度,激发中小学书记的自主发展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若干项建议,希望为推进该区中小学书记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