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 preS1高灵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建立及其全人源抗体的制备

来源 :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急、慢性肝炎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4亿人感染 HBV,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脏疾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由乙肝病毒大蛋白(LHBs)、中蛋白(MHBs)和主蛋白(SHBs)三种被膜糖蛋白组成,前S1蛋白(preS1)位于 LHBs的N末端并暴露在LHBs的表面,该区域被证实与HBV的侵袭密切相关。PreS1不仅是监测 HBV 感染的重要标志物,而且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应用抗体阻断该区域能够有效保护恒河猴免于 HBV 感染。在我们前期的工作中,通过用 preS1(aa91-107)肽段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一株特异性针对preS1的鼠单克隆抗体(mAb-D8)。为了提高该株抗体亲和力,我们克隆了mAb-D8的可变区基因,并通过同源建模构和分子对接等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了 ScFvD8-preS1(aa91-107)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运用 FoldX等软件预测分析,通过定点突变,将轻链第96位Tyr和重链第98位Asp突变成Ser后,单链抗体ScFvD8的亲和力提高了10倍。在此基础上,根据邻位触原理(PDHS)设计了高灵敏的preS1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免疫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pM到 50pM,检测下限为 0.1pM。在临床血清样品检测中它的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 96%,表明该传感器在 preS1 临床快速检测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了获得针对preS1的全人源抗体,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Cre-Loxp重组系统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该抗体库的库容为 1011,经过 4 轮淘选,鉴定 1000 个克隆,最后获得 4株特异性抗preS1全人源抗体,为下一步HBV预防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工作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  1. mAb-D8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单链抗体表达  应用噬菌体展示等技术克隆mAb-D8的轻、重链可变区序列,通过一个(G4S1)4短肽连接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获得一株亲和力约50nM的抗preS1 单链抗体(ScFvD8)。然后分别构建了ScFvD8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载体pET28a-SUMO-ScFvD8及真核细胞 CHO-S 中的表达载体 pcDNA3.4-ScFvD8,其在原核、真核表达量分别达到了100mg/L、40mg/L。  2. 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导ScFvD8体外亲和力成熟  通过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等生物信息学手段构建了preS1(aa91-107)肽段与ScFvD8相互作用的3D模型,通过模型可以观测到ScFvD8与preS1(aa91-107)肽段结合的关键位点由轻链上的 Lys53、Tyr32、Thr92 和重链上的 Ser56、Tyr97、Ser31 构成。应用FoldX等软件预测分析,将ScFvD8的两个位点L96Tyr和H98Asp分别突变成Ser之后,获得一株亲和力提高10倍的突变体单链抗体ScFvD8-M。  3. preS1电化学检测免疫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鉴定  根据邻位触及DNA杂交原理,设计了preS1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首先,用金纳米颗粒(AuNPs)修饰打磨合格的玻碳电极,以捕获 DNA(Capture Linker)通过5端的-SH基和电极表面上的AuNP之间以S-Au共价键结合,将Capture Linker修饰到电极表面上。二茂铁(Fc)修饰的竞争DNA(Competitor DNA)可以与Capture Linker杂交,Fc在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清晰的Fc电化学信号。当preS1重组蛋白和ScFvD8-M之间发生了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而结合的时候,基于邻位杂交原理,形成的复合体DNA-Ag-Ab-DNA可以与Associated DNA杂交,进一步可以竞争性地与CaptureLinker结合,导致Fc修饰的Competitor DNA结合在Capture Linker上的量减少,引起Fc信号的降低。当样品中存在游离的preS1抗原情况下,它可以与Ab-DNA反应,减少复合体DNA-Ag-Ab-DNA的形成。DNA-Ag-Ab-DNA复合物的形成的量取决于样品中游离的 preS1 抗原浓度,基于此原理即可定量检测溶液中 preS1的浓度。  优化了传感器检测实验条件,确定 DNA 杂交时最佳浓度、温度和缓冲液最适合的Mg2+浓度分别为50nM、35℃、0.4M。通过检测系列浓度preS1抗原,确定该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pM到50pM,检测下限为0.1pM。在5种不同干扰物存在的情况下,检测到的电位值与仅存在 preS1 重组蛋白时的情况下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取不同时间、不同批次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发现不同批次间的结果变异小于4%。不同批次的传感器在4℃条件下分别储存2周,2周后不同批次制备的传感器平均能保持 92.21%初始电位值,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在临床血清样品检测中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6%,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具有应用于临床的潜在价值。  4. 基于Cre-Loxp重组系统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收集了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400人份、骨髓血标本20人份、脐带血10人份,分别分离淋巴细胞,共提取约100μg RNA,逆转录成cDNA,应用49对引物分别扩增抗体的VH、VL基因,通过延伸引物再次PCR为第一次PCR抗体基因添加Loxp连接肽,重叠PCR拼接VH、VL基因,经酶切、连接将抗体基因ScFv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DF,电转大肠杆菌OMNImax构建ScFv形式初级抗体库。分别获得一个库容为5 ×107外周血及脐带血来源的初级抗体库和一个库容为5×107骨髓来源的初级抗体库。通过优化重组条件,初级库侵染表达Cre酶的BS1365菌株,经过Cre-Loxp酶介导的轻重链置换重组,获得一个库容为1011的重组抗体库。  5.HBV preS1全人源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验证  原核表达preS1抗原及合成preS1(aa91-107)肽段,经过4轮富集筛选,鉴定1000株克隆,获得4株特异性针对preS1的全人源ScFv抗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用于妇产科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4月于我院ICU妇产科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ICU护理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护理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分娩的82例高危妊娠产妇,将其随机划入预防组与参照组(n=41).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预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配合康复指导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78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手术后造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5日到2019年3月5日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取均分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非人工气道条件下集束化气道管理能否有效降低气管插管发生率,总结最佳护理操作的方法.方法: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神经内科监护室80例需吸痰但未建立人工气道的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肠内营养结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食管癌患者为例,根据护理干预不同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