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三维地震乃至四维地震在不断普及。地震资料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开始变得越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地震沉积学的产生,引起了地震成藏学的飞速发展。地震成藏学是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及成果与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即运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的原理、方法,对地震勘探技术处理与解释成果进行合理、科学的地质解释,从而获得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与分布规律的理论总结。地震勘探相关技术理论及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的原理构成了地震成藏学的核心内容。地震成藏学与其他油气成藏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充分利用地震信息所带来的高精度的地震波场空间变化信息,用最先进的油气成藏理论做指导,实现了两者高度的统一。通过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将地震勘探资料里包含的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信息充分揭示出来,结合油气成藏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分析,展现出油气形成机理、恢复油气藏形成过程,确定油气藏分布的本质规律。本文基于“玛东斜坡二叠系—三叠系目标评价及优质储层预测”科研项目,利用地震成藏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主要探讨了研究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描述问题。根据所取得的相关资料特点,主要研究了成藏学中的生、储、圈等静态地质要素。通过重点研究有机碳总量(TOC)的地震识别方法和预测效果,探讨了TOC含量与烃源岩与储集岩之间的关系,通过地震信息结合已知钻测井信息,对百口泉油气藏的生油岩、储层、及圈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指出了研究区成藏有利区空间分布规律,从而为研究区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