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的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艺术教育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特征。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术界、文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是文化传递的最佳方式和有效场所。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传递的是现代化的文化,而对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民族艺术教育重视不够,造成了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困难,日益成为一个普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并非是完全封闭不可侵入的,少数民族教育可以渗透其中,云南、贵州等许多民族地区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文将视角转向内蒙古自治区蒙汉杂居的地区,关注的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马头琴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收入的提高,蒙古族精英的努力,在内蒙古、新疆等一些民族地区的蒙古族中小学或者幼儿园中,出现了马头琴艺术队或者乐团等,免费传授学生马头琴的现象。本文以准格尔旗民族中学开展的马头琴艺术教育为个案,综合运用人类学、民族学、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了田野调查,描述其现状,分析了原因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进行了思考。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列出了研究设计和方法,界定了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艺术教育现状,包括准格尔旗概况,民族中学校艺术队及马头琴艺术教育概况,学校、家长、学生、教师等相关主体的态度等。第三部分是从社会经济、蒙古族文化精英、学校等方面分析了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艺术教育的原因,从对学生,对马头琴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分析了其意义。第四部分是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学校等方面分析了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就如何改进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第五部分是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进行了思考,从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分析原因,认为出路在于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实施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建立多元一体的课程体系等。第六部分是结语,简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脉络和思路,再次强调了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问题的出路所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互联网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全球化和集体认同两股力量的交汇,不仅呈现了新社会浮现的基本张力,而且构成了塑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精粹,是需要我们加以保护的珍贵民族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同胞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民族文化,其中
历史上民族散杂居是中国社会的常态.现代社会,少数民族逐渐散杂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逐步推动现代化进程和少数民族发巩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处在民族互动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