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及敏感性与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的控制代谢综合征,减少心血管的发病率。[方法]收集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的患者94例。检测其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空腹血糖(FPG)值等,用稳态模型——Homa-β功能指数公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即Homa-β=20×FINS/(FPG-3.5),使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敏感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即Homa-IR=FPG×FINS/22.5。统计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血糖、Homa-IR、Homa-β、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等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BMI、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血糖、Homa-IR、Homa-β等的相关性。[结果]湿热困脾型32例,阴虚燥热型15例,气阴两虚型22例,血瘀脉络型2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在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差异,其Homa-IR数值由高向低顺序为脾虚湿盛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血瘀脉络型,湿热困脾型与其它各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困脾型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Homa-β与其它各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肽与血瘀脉络型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胰岛素敏感性随中医证型不同而变化,湿热困脾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以肥胖更明显,胰岛素抵抗明显高于其它证型。临床上对湿热困脾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可适当加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治疗。岭南潮湿地区,湿困、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在代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治疗上应常用“化湿”“祛痰”“化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