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激发人源α-螺旋肽自组装载药纳米的构建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人软骨基质蛋白C末端α-螺旋肽为纳米材料,N端融合RGD肽,组成靶向整合素αvβ3的两亲性肽(P45),在阿霉素的激发下自组装形成载药纳米颗粒(Dox/P45),对其进行表征,考察载药纳米的细胞靶向摄取、pH敏感释放以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1.Dox/P45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以芘作为荧光探针,检测P45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圆二色谱(CD)分析P45的二级结构;P45与Dox以不同的摩尔比制备纳米颗粒,通过激光散射粒度仪检测粒径、分散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ox荧光强度,计算包封率和载药率,确定P45与Dox最佳的结合比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Dox/P45纳米颗粒的形态和大小;激光散射粒度仪检测Dox/P45纳米颗粒粒径、分散性及Zeta电位;透析法检测Dox/P45纳米颗粒体外药物累计释放率;激光粒度仪检测Dox/P45纳米颗粒的体外粒径变化情况以评价其稳定性;合成一系列长度多肽并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研究小肽的自组装现象,探讨电荷、RGD残基对肽自组装的影响。2.Dox/P45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及毒性研究:选取A549、MCF-7、HEK293细胞系为高表达、低表达和阴性表达整合素αvβ3的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三种细胞对Dox/P45纳米颗粒、Dox/P41纳米颗粒以及游离Dox摄取后的细胞数及荧光强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Dox/P45纳米颗粒、Dox/P41纳米颗粒以及游离Dox在细胞内的分布;CCK-8试验检测Dox/P45纳米颗粒、Dox/P41纳米颗粒以及游离Dox对三种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Dox/P45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测得P45的CMC为1.25mM;P45在208、222 nm有α-螺旋特征吸收峰;按不同的Dox与P45摩尔比(16:1、10:1、8:1、4:1、2:1、1:1)制备纳米颗粒,测得粒径分别为 371.6±8.9、209.3±5.5、167.1±3.3、217.8士7.5、291.8±9.1、279.4±4.5 nm;PDI 分别为 0.223、0.277、0.189、0.208、0.303、0.229;包封率分别为 9.0士2.2%、21.1±1.3%、28.2 士 2.8%、38.6±2.9%、36.8±1.1%、35.9±2.3%;载药率分别为5.2±1.4%、13.8±2.1%、35.1±1.2%、49.2±1.7%、48.6±2.3%、49.0±1.3%;选取最佳配比8:1制得Dox/P45纳米颗粒,其粒径、分散性及Zeta电位分别为167.1±3.3nm、0.189、0mV。TEM结果显示,Dox/P45纳米颗粒为直径大约为63 nm的均一的“桑葚”样球形纳米颗粒;在pH 5.5和pH 6.5的酸性缓冲液中,纳米颗粒Dox在1小时的释放率分别达到了 44.8±1.4%和25.2±1.5%,6h的总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8±2.1%和39.9士1.2%,而在pH7.4的缓冲液中释放极为缓慢,6h累积释放率为5.9±1.4%,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Dox/P45纳米颗粒较为稳定,6h内Dox/P45纳米颗粒粒径波动于167~171 nm之间,粒径变化不超过10 nm;在pH 6.0、pH4.0的P45溶液中加入Dox,结果并未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成;将P45的8个氨基酸残基EEDPCACE的电荷区域去除(P32),未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成,而保留负电荷区域的P41可形成与Dox/P45类似的纳米颗粒。2.Dox/P45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及毒性研究:FCM结果显示,Dox/P45纳米颗粒能特异性的富集于A549和MCF-7细胞中,Dox/P41没有明显的靶向作用,而游离Dox在三种细胞系中显示出最强的荧光强度;Dox/P45和Dox/P41纳米颗粒在HEK293细胞没有明显的富集效果;CLSM结果显示,Dox/P45纳米颗粒在A549细胞胞质中呈现较强的红色荧光,在MCF-7细胞中信号较弱,而在HEK293细胞中几乎不显示红色荧光。游离的Dox呈现的红色荧光主要存在于A549、MCF-7、HEK293细胞的细胞核中,而Dox/P41纳米颗粒不能有效的透过细胞膜;CCK-8试验显示,游离Dox与Dox/P45纳米颗粒对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39±0.03μg/mL和0.57±0.05 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MCF-7细胞,Dox/P45 纳米颗粒的 IC50 值为 2.2±0.04 μg/mL,而游离 Dox 的 IC50 值为 0.42±0.01 μg/m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Dox/P45纳米颗粒对HEK293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而游离Dox表现出强烈的杀伤作用,IC50值为0.24±0.02μg/m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Dox/P41纳米颗粒对A549、MCF-7、HEK293细胞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与游离Dox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Dox/P45和Dox/P41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在HEK293细胞中相当,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研究结论:生理pH条件下,P45在抗肿瘤药物Dox的激发下自组装形成了均一的球形纳米载药颗粒(Dox/P45),其负电荷区域在自组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ox/P45纳米颗粒能够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实现pH敏感的可控释放以及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智能、高效、安全的纳米药物载体;天然两亲性多肽可以用作纳米药物的载体,实现靶向递送及可控的药物释放,具有广阔的应用的前景。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颈静脉孔周围重要骨性结构间的测量目的:观察颈静脉孔周围重要的骨性结构及重要结构间的解剖关系,分别测量颅内和颅外重要结构间的距离,为处理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
随着微电子器件不断向小型化、多样化和高频等方向发展,器件内部过大的热流密度对其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寻求具有低热阻和高热导率的散热材料具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是类脂代谢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油脂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甘油三酯的水解会产生FFAs,容
多能级原子系统中的量子相干和干涉效应能够引起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例如:电磁感应透明(EIT)、无反转激光(LWI)、相干布居捕获(CPT)、光学双稳(OB)等等。由于光学双稳在全光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以及家庭通信带宽的大幅度提高,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家庭网络,“智慧家庭”成为下一个蓝海市场,越来越多的产品研发者聚焦到智慧家庭领域。鉴于目前国内
贵金属纳米结构支持的表面等离激元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对光场的有效操控,因而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关注。在贵金属纳米体系中,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对于结构的形状和尺寸,环境
在生物防治体系中,捕食螨生活类型的划分对其针对性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生活类型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故无法对新发现种类进行准确、快速的划分。捕食螨用口器(颚体)进
研究背景和目的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加快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探索有效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转基因技术建立人类肿瘤疾病的
芳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废水具有水量大、浓度高、无机盐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常规废水处理技术很难奏效。离子交换法对于去除废水中的芳香
为解决网络通信中重传系统产生的时延问题,将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应用到删除信道中,并将应用到删除信道的纠错码称为纠删码。其中基于稀疏矩阵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纠删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