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这种人为的分割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进而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农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落后的农村又无法吸引人才。与此同时,高校的扩招使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显。中央通过行政引导,让广大毕业生到广阔的农村建功立业以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解决了人才支持的问题,是双赢的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调研报告以秦皇岛市海港区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和探讨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并通过对海港区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多角度入手,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秦皇岛市大学生村官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其缺少扎根农村的意志、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和相应的知识结构欠缺,导致了大学生村官不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各级组织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各级组织部门在激励机制、教育培训以及管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三是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浮夸之风盛行、村中情况复杂、高校指导缺失,这些都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开展工作过程当中难以扎实工作、思虑较多、难展拳脚。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秦皇岛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对策建议:首先,大学生村官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服务农民、建设农村的能力。其次,各级政府的组织部门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构也要推出相应的措施,对当前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三是社会各界也需要对大学生村官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调查报告虽然基于秦皇岛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研究成果,但其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在具有相似性的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