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定位及功能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527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从胡杨中克隆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PeALD)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经IPTG诱导成功获得融合蛋白GST:PeALD,并将蛋白进行纯化,得到目的条带大小约为52KD。转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实验表明,PeALD基因的成功表达有利于提高大肠杆菌菌株的耐盐性。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我们将基因的Open Reading Frame (ORF)区构建到定位表达载体pMDC85上,该载体带有GFP标签,通过PEG介导的拟南芥瞬时转化法观察融合蛋白PeALD:GFP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胞质中,由此说明实验克隆得到的该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编码的是胞质蛋白。T1代烟草种子在盐培养基上的萌发实验表明转基因烟草获得了更高的耐盐性;烟草水培苗经200mMNaCl盐处理一周后,其叶片可溶性糖的质谱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植株中葡萄糖的含量有很大提高,表明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通过促进糖酵解和有氧呼吸途径来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网络融合和网络电视等新业务的发展,组播业务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模式,光网络需要引入组播功能,支持组播业务。对于光网络组播业务,相对于单播连接一个故障
现今各种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学习之中,但大部分仪器因功能固定、体积较大、成本较高限制了它们的使用,只能在实验室等固定地点使用。本文研究的系统可编程测试仪器,基
近些年来,半导体氧化物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透明导电薄膜,因其低电阻率和高可见光透过率等优点,在微电子领域、半导体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现如今应用比较广泛的半导体氧化
共聚焦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是毛细管电泳芯片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它较高的灵敏度甚至可以用于单分子检测。然而,大多数共聚焦式LIF检测系统都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显示,导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