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从胡杨中克隆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PeALD)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经IPTG诱导成功获得融合蛋白GST:PeALD,并将蛋白进行纯化,得到目的条带大小约为52KD。转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实验表明,PeALD基因的成功表达有利于提高大肠杆菌菌株的耐盐性。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我们将基因的Open Reading Frame (ORF)区构建到定位表达载体pMDC85上,该载体带有GFP标签,通过PEG介导的拟南芥瞬时转化法观察融合蛋白PeALD:GFP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胞质中,由此说明实验克隆得到的该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编码的是胞质蛋白。T1代烟草种子在盐培养基上的萌发实验表明转基因烟草获得了更高的耐盐性;烟草水培苗经200mMNaCl盐处理一周后,其叶片可溶性糖的质谱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植株中葡萄糖的含量有很大提高,表明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通过促进糖酵解和有氧呼吸途径来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