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自动铺放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铺丝成型工艺因其高效率、高质量、成型适应性高的技术特点,在进气道、机身以及承力锥等大型航空航天复杂复合材料的构件成型中体现出了其它成型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自动铺丝在国内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且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机器构型、轨迹规划等基础方面,对自动铺丝成型过程中质量控制及工艺参数智能优化尚未深入研究,同时针对铺放操作信息、铺放过程中异常数据的有效存储及在铺放过程中对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等相关配套软件的使用也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重点研究了自动铺丝工艺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参数智能优化,为自动铺丝成型工艺的成型质量控制、优化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开发一套工艺参数实时监控系统与数据存储系统,提高铺放操作人员对现场的把控与铺放过程的可追溯性。首先,探讨了自动铺放过程中预浸料层间粘结机理。建立了树脂流动浸润模型和自粘结模型,推导出工艺参数对预浸料层间贴合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模型分析,获得了各铺放工艺参数对预浸料层间贴合的一般影响规律,为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铺放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其次,通过对铺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三种控制方案,通过对比其优劣性以及可行性,最终选择其中“工艺敏感性控制”与“反馈系统的参数控制”两种方案进行研究,并作为质量控制理论,用于优化当前控制方案,能够有效的保证工艺参数在时变性极强的铺放过程中保持稳定,对于铺放结构件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基于BP神经网络与PSO算法(粒子群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法进行多因素耦合实验,并进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实验,获得若干组实验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训练与验证使用;在已获得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粒子群算法适应度计算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与该参数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值。对于提高铺放结构件力学性能,将工艺参数对铺放质量的影响将至最低,对于保证结构件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对工艺参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建模,设计工艺参数采集与传输方案,通过分析解决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据传输技术、电磁干扰技术以及动态曲线监控等,以Visual C++6.0作为系统开发软件,MSComm与TeeChart Pro ActiveX插件分别作为数据传输控件与动态曲线图绘制控件,达到针对铺放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实时高效采集与动态曲线监控的目的,能够实现铺放过程中异常工艺参数的报警,有效提高铺放人员对现场的把控。最后,进行数据存储系统的功能模块规划,完成数据库、表的设计,以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同样以Visual C++6.0作为界面开发软件,进行数据存储系统的开发,并于数据采集监视系统进行集成。利用ADO对象进行数据库操作编程,实现铺放操作信息与铺放过程中异常工艺参数的可靠性存储,大大提高了铺放过程的可追溯性,为后续对铺放质量的评价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通过获取相关体育信息资源,找寻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是全民健身的发展趋势。而大学期间对于
目的关注流动人口家庭中的结核病,为制定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五户流动人口家庭中患肺结核的11例患者的项目病历资料并分析患病原因。结果11例肺结核病例均为流动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美术课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之一,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手工属于美术课程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美术课每周只有1-2节课,手工只占美术课程的一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教授学生美术创作技法、传统工艺技法,是美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美术课以布艺贴画作为切入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目的研究血清MMP-26在IPF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IPF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例IPF患者血清为实验组、10例健康成人血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