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会话分析学派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维·萨克斯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是话语分析的一个分支。在会话分析理论中,会话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话轮组成的一段话语。会话结构是指以一段对话的内在结构,如谁先说话,话语的顺序,说话者如何使用话轮传给另一方,说话者如何转换话题,听话者如何接过话轮,如何插话,说话人如何继续说话,如何结束谈话等。会话是最普通的日常现象,表面看来,会话是杂论无章的,而实际上会话有基本的结构和规则。外国学生在会话交流中碰到的某些障碍并不是单纯由于缺少语言形式方面的知识造成的,质量不高的会话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由于缺乏会话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不能正确理解会话结构的语用功能所造成的。本文采用会话分析理论的研究方法,应用会话结构理论中的会话开头、会话结尾以及相邻对子等理论,分析留学生课堂使用的会话体教材,并通过分析外国学生汉语课堂会话内容的语料,总结出外国学生由于缺少会话结构方面的知识而在交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对外汉语会话教学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分四章来论述:第一章为会话结构理论与研究方法。本章从三个角度介绍了目前会话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第一部分为会话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从培养会话结构意识的角度来提高会话交际能力的研究尚不多见;第二部分为会话分析理论概述,介绍了会话分析理论的话轮、话轮转换机制、相邻对子和会话宏观结构等基本概念;会话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部分主要介绍了语料收录、语料转写、语料分析三个步骤,同时介绍了本文转写语料时所应用到的转写符号。第二章为对外汉语会话体教材的会话结构分析。这一章以笔者课堂采用的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类分析日常汉语会话的开头、结尾部分的特点,从陌生人之间的会话和熟人之间的会话两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两部教材的课文内容,从而分析教材在会话开头和结尾设计上的优点和缺点。第三章为对外汉语课堂会话练习的会话结构分析。笔者通过收录、转写和分析学生课堂会话内容的语料,利用会话结构理论中的会话开头、结尾理论,分析了学生由于缺乏会话结构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影响到课堂会话练习的质量的各种问题。第四章为会话结构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这一章首先从教师、学生、教材、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会话结构缺失的原因。然后从建立会话结构意识角度,相应地提出了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会话任务,从而提高学生会话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和汉语会话教学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