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的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衣(Lecidea)及其相关属地衣非常的相似也非常容易混淆,在中国分布广泛,但是从未有人对这部分地衣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分类研究。因此,澄清该类地衣在中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解决该类地衣物种界定中的现存问题势在必行。  本文首次对采自中国西部地区,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L)、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KUN)、韩国国立顺天大学地衣及苔藓标本馆(KoLRI)以及山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SDNU)的1200余份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标本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植物地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形态-化学-地理相结合的地衣物种概念,对该地区的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标本进行了分类和鉴定,报道了中国西部地区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10个属57个分类单位,其中发现并描述新种3个:Miriquidicayunnanensis(云南奇果衣),Porpidia shangrila(香格里拉假网衣)和P. squamosa(鳞叶假网衣);报道了中国新记录27个(25种,2变种):Amygdalaria continua(连续扁桃衣)、Carbonea vorticosa(旋转炭盘)、Clauzadea immersa(埋生克氏衣)、C. metzleri(梅茨勒克氏衣)、Lecidea atromorio(深色网衣)、L. confluens(汇合网衣)、L. diducens(散盘网衣)、L. lapicida var. pantherina[岩网衣(降斑点变种)]、L. ochroleuca(黄白网衣)、L. promiscens(普通网衣)、L. tessellata var. caesia[斑纹网衣(蓝灰变种)]、“Lecidea”berengeriana(藓生网衣)、“Lecidea”cyrtidia(弯网衣)、“Lecidea” floridensis(弗罗里达网衣)、“Lecidea” lichenicola(薄网衣)、“Lecidea”pseudaglaea(亚藻网衣)、Lecidella bullata(泡小网衣)、L. nashiana(纳西小网衣)、Miriquidica deusta(焦奇果衣)、M. leucophaea(暗白奇果衣)、M. plumbeoatra(铅灰奇果衣)、Porpidia carlottiana(夏洛特假网衣)、P. flavicunda(橙假网衣)、P. lowiana(罗威假网衣)、P. soredizodes(粉芽假网衣)、P. thomsonii(汤姆逊假网衣)和P. tuberculosa(结瘤假网衣).其中,Clauzadea(克氏衣属)为中国新纪录属。  本研究首次对中国西部地区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地理成分,即: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东亚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其中,世界广布成分有12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21.05%;北温带成分有34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59.66%;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有3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5.26%;东亚成分有1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1.75%;旧世界温带成分有4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7.02%;中国特有成分有3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5.26%.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部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区系具有如下特点:区系成分以世界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占到总数的80.71%;具有较为明显的温带性质。本研究首次系统报道了中国西部地区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对每一个分类单位与近似种进行了讨论,并且提供了分属检索表及网衣属、小网衣属、奇果衣属和假网衣属的分种检索表,对发现的3个新种和27个中国新记录从形态、解剖、化学、生境和地理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研究利用化学显色反应法(CT)和薄层层析法(TLC)测定出中国西部网衣及其相关属地衣所含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共计28种。本研究丰富了中国网衣类地衣的分布资料,提供了3个新种和27个中国新记录地衣体的外部形态图,为建立中国地衣综合信息数据库提供了资料。
其他文献
环境污染物低剂量和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的规律。由低剂量混合污染物的累积与联合毒性引起的环境与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硝基苯类化合物是工业化学药品,也是重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印刷行业对纸张的适印性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从而极大促进了合成表面施胶剂及表面增强剂的研究和发展。合成表面施胶剂的应用日益受到造纸行业的重视,它
银纳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光学、电子、催化以及医药领域等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过去的数十年,许多制备技术已经能够控制合
家蝇(Musca domestica)虽生活在病原菌滋生的恶劣环境中,井传播多种疾病,但自身却很少被感染。这说明家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强大而高效的免疫防御机制来对付各种各样
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部门对炼油厂污水排放指标的要求日益严格。而国内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此背景下,中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