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视频采集及MPEG4-AVC视频解码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视频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科学、广播电视等领域,带来了会议电视、可视电话及数字电视、媒体存储等一系列应用,将人们带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然而数字化之后的视频音频信息具有数据海量性,它给信息的存储和传输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成为阻碍人类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瓶颈之一。因此,在以往就H.262/MPEG2曾有良好合作的情况下,ISO/IEC和ITU-T两大标准组织再次联手制定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MPEG4-AVC。使用了多参考帧、1/4象素运动估计、整型DCT变换以及其它新技术的H.264/MPEG4-AVC标准比其它的压缩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码率,使得在固定带宽传输条件下传送更多更高质量的视频图像成为可能。本论文不仅介绍了基于DSP的视频采集设备的设计和调试,还详细的讲述了H.264/MPEG4-AVC标准的发展动态、最新的技术方向,以及相关的技术原理。在H.264/MPEG4-AVC标准研究方面,本论文详细讲述了H.264/MPEG4-AVC标准规定的各个解码模块,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把一个仅支持Baseline profile视频流的解码器,重构为一个可以支持Main profile的视频流的解码器。这两个解码器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可以对包含双向预测编码的视频流进行识别和解码。此工作将重新构造原解码器的控制系统和参考视频存储结构。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DSP的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深刻阐述了作者对H.264/MPEG4-AVC标准的研究和相关项目的设计,最后总结了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工作和项目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如今3D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3D显示舒适度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者、显示设备生产厂商主要凭借主观评价方法进行3D显示舒适度
为满足未来无线通信市场的更高需求,LTE-A系统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异构网络成为LTE-A的一个新特性。比如,通过在原来宏网络中部署微蜂窝(micro)、微微蜂窝(pico)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安全技术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信息隐藏就是在
本文结合国防预研项目“通信处理器SoC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对通信处理芯片内部通信协议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Motorola公司通信处理器的基本架构PowerQUICC,
本文研制的数字式定时温控系统是一个基于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以单片机芯片为核心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对温度的实时检测和控制功能,兼有定时(预定工作时间、正计时和
地形三维可视化一直以来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摄影测量(DP)、虚拟现实(VR)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现代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以虚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