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的发展带来了古籍整理出版方式的创新和变革,“互联网+古籍整理”促进了传统古籍整理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赋予了古籍整理出版新的内涵与外延意义。本文以大型古籍类书《中华大典·农业典》的整理出版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对古籍整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对《农业典》整理出版的新路径进行论析。此外,对其不足进行反思,对新时代的古籍整理出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绪论部分,通过阐释国内外关于“古籍整理出版”“中文古籍整理”“互联网+视域下出版转型与发展”相关文献,论证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一章,梳理古籍整理出版的历史。主要从古籍整理出版的演变、缘起以及发展历程方面来梳理古籍整理出版的历史概况,论析新时代背景下媒介技术发展给古籍整理出版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第二章,阐释《农业典》整理出版的新路径。结合《农业典》整理出版中模块化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规范化的数字平台整合、协同化的整理出版模式来论析“互联网+”背景下古籍整理出版的新路径,即“科研立项、团队整合、数字平台、制度管理、编校合一、责任到人、快速推进”的新模式,“总量统筹、责任到人、完工立项、达标计量、按量核酬、程序把关”的工作方式,“子课题交叉审阅、专家组实时查审、外聘专家随机送审、总主编定期抽审”的质量审阅制度。第三章,探讨《农业典》成功编纂出版的缘由。它源于“互联网+”开放、互联、共享理念支撑下的数字化编纂平台、高效沟通的科研编纂共同体、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精益求精的编纂态度;并对古籍整理出版的意义和不足进行概括。古籍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为文化的传扬做出了巨大贡献。整理出版古籍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更可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古籍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服务价值。伴随着媒介发展,《农业典》整理出版的新思路能否经受住时代考验,获得大众认可,仍然值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