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古籍整理出版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的发展带来了古籍整理出版方式的创新和变革,“互联网+古籍整理”促进了传统古籍整理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赋予了古籍整理出版新的内涵与外延意义。本文以大型古籍类书《中华大典·农业典》的整理出版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对古籍整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对《农业典》整理出版的新路径进行论析。此外,对其不足进行反思,对新时代的古籍整理出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绪论部分,通过阐释国内外关于“古籍整理出版”“中文古籍整理”“互联网+视域下出版转型与发展”相关文献,论证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一章,梳理古籍整理出版的历史。主要从古籍整理出版的演变、缘起以及发展历程方面来梳理古籍整理出版的历史概况,论析新时代背景下媒介技术发展给古籍整理出版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第二章,阐释《农业典》整理出版的新路径。结合《农业典》整理出版中模块化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规范化的数字平台整合、协同化的整理出版模式来论析“互联网+”背景下古籍整理出版的新路径,即“科研立项、团队整合、数字平台、制度管理、编校合一、责任到人、快速推进”的新模式,“总量统筹、责任到人、完工立项、达标计量、按量核酬、程序把关”的工作方式,“子课题交叉审阅、专家组实时查审、外聘专家随机送审、总主编定期抽审”的质量审阅制度。第三章,探讨《农业典》成功编纂出版的缘由。它源于“互联网+”开放、互联、共享理念支撑下的数字化编纂平台、高效沟通的科研编纂共同体、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精益求精的编纂态度;并对古籍整理出版的意义和不足进行概括。古籍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为文化的传扬做出了巨大贡献。整理出版古籍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更可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古籍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服务价值。伴随着媒介发展,《农业典》整理出版的新思路能否经受住时代考验,获得大众认可,仍然值得考验。
其他文献
以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秸秆还田条件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及难降解组分含量的变化特征,为评价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针对国内金融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从金融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建立、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等几方面阐述了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强调数
介绍由光栅尺、高速计数模块、PLC及伺服电机组成的位置闭环控制系统,以SKJ6000数控双头锯应用为例,描述系统的组成及相关软件。
主要从溶质元素晶界偏聚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影响元素晶界偏聚的因素两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溶质元素晶界偏聚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今后晶界偏聚行为的研究方向与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开发区的兴建,城郊地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农民原有居住村落逐渐演变成为居民区,从而成为都市里的村庄,即所谓的“城中村”。
电荷转移态作为相互关联的电子空穴对所形成的激发态,已成为有机温度传感、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的有机发光领域中,对电荷转
线圈是大中型电机的心脏部件,钎焊技术在线圈制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钎焊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人手,并结合线圈具体结构件和接头简单阐述了线圈制造过程中常用的钎焊方法
沉降观测能反映地基的实际变形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是分析地基事故及判别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验证地基基础设计是否正确的重要资料。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可以减轻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税赋压力。以水利企业全生命周期为抓手,梳理了全生命周期中比较主要的
本文在对淮南矿区奥陶系发育、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奥灰岩富水性规律与奥灰岩性、岩溶发育和分布及充填情况、裂隙发育情况及构造(主要为断层)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