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且董事会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对财务质量负责,由于各上市公司董事会构成与其权力配置差异的存在,对盈余数量和质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从近几年的财务舞弊案件来看,大部分是由于董事成员与经理人合谋隐瞒、篡改财务真实信息形成内部人控制导致的,进而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因此,通过对董事会治理中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应用分析结果,对董事会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正和完善,能够一定程度的保证盈余质量。 本文回顾董事会治理、盈余质量相关理论文献,在对盈余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中重点对盈余质量的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修正DD模型对盈余质量进行评价计量,并对我国有关董事会治理、会计盈余的政策规定及运作状况进行论述。然后将董事会治理影响盈余质量的主要因素按董事会的特征进行分类,从董事会治理的结构特征、独立性特征、激励特征和行为特征四个维度,共十个变量分别与盈余质量进行相关性规范研究。基于上述理论,首先对研究假设进行描述,以所选取的修正DD模型中的残差绝对值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对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分别进行定义同时描述计量方法,构建董事会治理与盈余质量相关性评价模型。由于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充分实施为背景,所以在实证研究中选取证券市场上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样本,收集2008-2011年度范围内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筛选后的数据资料带入模型中进行董事会治理与盈余质量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中董事会规模、财务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零薪酬董事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情况、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若对相应因素进行改进和调整,可以间接地保证高质量盈余、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并提高其治理效率。因此在文章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并指出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