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人造板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是合成高分子胶,不仅对环境有害而且成本高昂。淀粉胶黏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将淀粉胶黏剂应用于人造板可生产出胶粘性能优异的无醛胶合板。但是,由于淀粉胶耐水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淀粉进行了改性,但改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物质,而且没有克服淀粉胶施胶困难的缺点。因此,本文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使用壳聚糖、聚乙烯醇对其进行改性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造板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是合成高分子胶,不仅对环境有害而且成本高昂。淀粉胶黏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将淀粉胶黏剂应用于人造板可生产出胶粘性能优异的无醛胶合板。但是,由于淀粉胶耐水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淀粉进行了改性,但改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物质,而且没有克服淀粉胶施胶困难的缺点。因此,本文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使用壳聚糖、聚乙烯醇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出了一种淀粉基胶合板用耐水胶膜。优化使用胶膜制备胶合板的热压工艺并对改性机理及胶合机理进行了分析概述。(1)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淀粉胶黏剂(Starch Adhesive,St Adhesive),优化淀粉胶制备工艺并对其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最佳淀粉胶制备条件为次氯酸钠(按有效氯计)4%、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体系p H值10.0。淀粉胶颗粒多为球型、尺寸均匀、间隙较小,但颗粒表面粗糙且有较多裂纹及褶皱。淀粉胶的热分解初始温度为215℃,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为302.7℃,当温度升高至700℃时胶黏剂的总失重为95.66%,说明淀粉胶的热稳定性较差。(2)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淀粉胶合板的热压工艺。研究发现最优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56.13℃,热压压力1 MPa,热压时间185.70s,施胶量240.72 g/m~2(双面,固含量30%)。试验值与理论值符合二次回归模型:Y=+2.06+0.09X1+0.029X2-0.13X3-0.014X1X2+0.023X1X3-0.013X2X3-0.21X12-0.071X22-0.66X23。模型预测此热压条件下生产的胶合板干剪切强度为2.07 MPa,通过重复性检验证明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较小,证明此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精度较高。(3)为了提高淀粉胶黏剂的耐水性,利用壳聚糖(Chitosan,CA)对其改性制备出壳聚糖改性淀粉胶黏剂(Chitosan modified starch adhesive,CS Adhesive),并对其胶合机理、改性机理、微观形貌与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壳聚糖添加量为淀粉干重的30%时干剪切强度为2.46 MPa,较淀粉胶提高了30.05%,湿剪切强度为0.90MPa,达到国家Ⅱ类胶合板(≥0.80 MPa)标准,而未改性的St胶湿剪切强度为0 MPa。壳聚糖分子链中的-NH2与淀粉分子链中的-COOH、木材表面的-COOH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耐水的酰胺键,辅以壳聚糖、淀粉、木材表面相互形成的大量氢键最终使得淀粉胶耐水性提高。壳聚糖的加入使得淀粉的有序结构被破坏,改性后的胶黏剂表面更加光滑细腻,无明显的淀粉颗粒。壳聚糖的加入使淀粉胶黏剂的热稳定性得以提高,改性后的淀粉胶热分解初始温度(227℃)较改性之前提高了12℃,总失重率(94.55%)较改性之前降低了1.16%。(4)为了提高淀粉胶黏剂的成膜性,利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对其改性制备出聚乙烯醇改性壳聚糖-淀粉胶膜(Polyvinyl alcohol modified chitosan-starch film,PCS Adhesive Film),并对其热压工艺、胶合机理、改性机理、微观形貌与热稳定性、胶膜成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5%聚乙烯醇添加量的PCS胶黏剂具有良好的胶粘性能。以胶膜的形式施胶解决了淀粉胶施胶困难的缺点,喷施水量为胶膜干重的30%时胶合板干湿剪切强度均达到国家Ⅱ类胶合板标准(≥0.80 MPa)。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淀粉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形成了氢键,聚乙烯醇与淀粉、壳聚糖、木材表面形成的大量氢键也是剪切强度的主要来源之一。PCS胶膜的表面光滑细腻,未见明显淀粉颗粒,说明胶膜主要为无序结构,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淀粉的相容性很好,无相分离现象。聚乙烯醇的加入使得胶膜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胶膜的热分解初始温度(231℃)较St胶黏剂提高了16℃,较CS胶黏剂提高了4℃;总失重率(94.19%)较CS胶黏剂低0.38%,较St胶黏剂低1.54%。使用PCS胶膜生产1m~3胶合板的成本为226.66 RMB,较脲醛胶黏剂的成本降低了24.45%,经济效益显著。
其他文献
在植物工厂的研究中,光照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植物在其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环境是不同的。目前植物光照的发展趋势是用新型的LED光源成为植物培养的主要人工光源。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是将光环境三要素进行综合调控,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均用我们设计的最优光照环境自动跟踪生长,同时根据植物在自然生长环境中存在日出和日落阶段光强渐变的过程,使LED灯在开启阶段光强逐渐变强,而在切断之前又让光强逐渐减弱,以达到用人
“双减”政策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益体现在以文化素养培养为驱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双减”政策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成才的意义为切入点,分析英语“文化驱动”语篇教学的内涵及其结构,探讨“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存在的问
在高中阶段,常规的英语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在常规的英语复习课上,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本阶段所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进行系统的、拓展性的复习和综合性的运用等,从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科学复习,并且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复习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位居世界第七位,具有突出的逆境耐受能力,可在贫瘠的边际土地上种植,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数量庞大的蛋白家族,在物质代谢、逆境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研究组初步
光受体介导植物对环境中光信号的感知并通过与信号蛋白互作将光信号在细胞内进行传递,以此调控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光形态建成是一种植物依赖于光的细胞分化与器官形成的重要生理发育过程。然而光形态建成调控的分子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筛选拟南芥转录因子过表达植株群体,分离到一个功能未知的C3H类锌指蛋白基因,并将其命名为ZHE1(Zinc finger-controlled Hypocotyl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恢复英语教育的生态,避免教学过程中的重复性、机械性和应试性。教师应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围绕当前的“双减”政策,教师在英语作业的设计中,应该明确地认识到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不仅是作业数量的变化,而应保证英语作业设计的科学化,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给海水鱼类养殖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寄生虫。目前对于刺激隐核虫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案。研发刺激隐核虫病的疫苗可能是防治该寄生虫病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其抗原组成会发生改变,增加了寄生虫疫苗开发的难度。DNA条形码如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是特定
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非酒精饮料作物之一。随着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茶园面积逐渐扩大,茶叶产量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叶用作物,茶树生长对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往往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施肥指导,茶农对肥料的施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研究首先对武夷山茶农施肥常用的氮磷钾比例进行了调研,同时采集了154个武夷岩茶主栽品种水仙的茶青样品,测定其氮磷钾比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种不同氮磷钾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免疫球蛋白、肠道结构形态以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84只12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商品后备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120日龄到180日龄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1、T2、T3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8%、1.0%和1.2%的膳食纤维。试验全程按照《标准化海兰褐蛋鸡饲养指南》进行饲养管
农林生物质材料是包括禾本植物、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森林植物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与其内含物以及加工剩余物、使用过的木质废弃物和林地废弃物为原材料或基体材料,通过生物学、化学和物理等技术手段,加工制造环境友好、性能优异、用途广泛、附加值高、功能多样、具有现代新技术特点并能替代化石矿产资源产品的一类材料。本论文利用对甲苯磺酸对系列农林生物质材料进行了预处理并利用处理后的材料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