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采《战国策》考论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题所用“采”字,是沿用司马迁、班固等人之说,意思是“采录”,“采集”。即《史记》文本多“采录”《战国策》篇章。虽然这已早有定论,但《史记》采《策》文究竟有多少篇及哪些篇目,尚无定论。究其原因,是因版本、统计角度和依据标准不同所致。本文首次对此作全面考证和探讨。 本文由考、论两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考证部分。笔者对照众多版本,确定以目前通行本《战国策集注汇考》为基础,同时兼及其他版本。统计角度则兼顾《战国策》文章的整体性。采文标准主要是比较两者文字的差异,即字句多相同者视为采文。通过考证,统计出《史记》采录《战国策》文章有96则。具体篇目详见附录一:《史记》采《战国策》表(一)。此外,《史记》根据《策》文加以发挥创造的有10章,详见附录二:《史记》本《战国策》表(二)。 第二章为论述部分。实际上是《史记》与《战国策》的比较研究。但紧紧扣住“《史》采《策》文”立说。分三节: 第一节,总结《史记》采录《战国策》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主要探究司马迁 如何选择、取舍《战国策》文,以及如何对《策》文进行整理、考核、剪裁、增补和改 写的工作。 第二节,《史记》采《战国策》文的深层意蕴。通过比较发现,《史记》与《战国策》 虽取材相同或近似,但表达的主旨却泅然有别。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理想一以 贯之。“本纪”和“世家”所采录的《策》文主要涉及内政和外交两方面,特别关注关系 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从而“考之行事,稽其兴败成坏之理”,为统治者提供治 世良方。“列传”选材则重点围绕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考察,强调品行特出的节操和 建功立业的抱负,弘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抒发作者心中的愤憾,寄予作 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此外,作者爱奇的审美观也影响了他对《策》文“奇人”、“奇谋” 和“奇文”的赏识与选择。 第三节,探讨《史记》对《战国策》叙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史记》继承了《策》 文纵横恣肆的文风和宜丽华赡的文采,但《战国策》是以记言为主的论说类作品,除少 量作品叙事完整外,尚不完全具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司马迁采《策》文,通过合理调 整叙事结构,增加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增加细节描写及运用多种文学表现手法,极大地 提高了叙事的艺术水平,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其他文献
在一台光学可视化4气门直喷汽油机上,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测试系统对不同最大气门升程(Maximum Valve Lift,MVL)下缸内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循环分析法对不同
以植物工厂辣椒育苗为对象,研究漂浮式与潮汐式供液方式对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漂浮式处理营养液和基质pH值显著高于潮汐式处理,EC值显著低于潮汐式处理;与潮汐式处理相
去年底,我市出台《关于推进企业分类综合评价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暂行意见》,这也标志着“亩均论英雄”将成为我市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考核标准。$$《意见》明确指出,
报纸
以季戊四醇、苯酐、顺酐等合成基础醇酸树脂 ,然后苯乙烯与基础醇酸树脂一起聚合 ,制成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讨论基础醇酸树脂的双键的含量、分子量、原料及配方参数对苯乙烯
论文对游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起源与发展情况作了探究。认为游记是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一种文体,其以记实、准确为基础,又不乏感情的流露;古代游记起源于先秦、形成于
百度和谷歌作为在全球搜索引擎领域的绝对优势的占有者,他们的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搜索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本文从专利的角度对百度和谷歌的技术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比
<正> 恩格斯一八九○年给保·恩斯特的信中指出;挪威文学在“最近二十年中”,影响相当深远。体现这种文学繁荣的著名作家易卜生,在五四时期和以后,也曾引起中国文艺界的高度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每一届政府都会将"三农"问题当重点工作来抓。随着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发展通道,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下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也提出了
比较了高山栽培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晓丰甘蓝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山栽培晓丰甘蓝株行距为40 cm×45 cm时,其产量、纯收入较其他种植密度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