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不同种苗类型的质量评价及栽培环境对其质量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甘草的研究更加深入,除了医药领域外,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及畜牧业等方面,市场需求量大。关于甘草的研究众多,但是关于甘草种苗类型的筛选以及环境对不同类型种苗质量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甘草种苗的优劣直接影响甘草的质量和产量,筛选最佳甘草的种苗类型,为甘草优良种苗的培育和选购提供依据。同时探讨栽培环境和采收时节对不同种苗类型甘草的生长、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确定甘草种植的最佳栽培环境和最佳采收时节,为甘草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种质选育及评价圃建立方法:选取甘草优良种质,育苗1年,筛分为4个不同种苗类型(主根不分叉粗、主根不分叉细、主根分叉粗和主根分叉细),在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分别建立评价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种苗类型4次重复,即每个基地建立16个小区。  2、评价不同甘草种苗类型的方法:通过对4个种苗类型移栽3年的甘草进行9个地上生长指标、9个地下生长指标、6个有效成分指标以及产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最佳甘草种苗类型。  3、考察栽培环境对不同种苗类型甘草的影响:分别对三个基地不同种苗类型移栽2年的甘草地上生长指标、地下生长指标、有效成分指标和产量进行统计学分析,优选出不同种苗类型甘草生长的最适栽培环境。  4、探讨甘草的最佳采收年份和最佳采收时期:采集鄂尔多斯达旗基地不同移栽年限(1、2、3年)和移栽3年不同月份(8、9、10)最佳种苗类型的甘草,对其有效成分含量及产量进行测定和统计学分析,确定甘草的最佳采收时节。  结果: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芒柄花苷、异甘草苷和芹糖异甘草苷6种有效成分;筛选出最佳甘草种苗类型;确定甘草的最适栽培环境;确定最佳种苗类型甘草的最适采收年份和月份。  结论:  1、建立的同时测定甘草中6种有效成分HPLC法,通过方法学的考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回收率在97.48%~102.33%之间。  2、优选出主根不分叉粗为甘草的最佳种苗类型;4个种苗类型优劣顺序为:主根不分叉粗>主根分叉粗>主根分叉细>主根不分叉细。  3、达旗为4个种苗类型甘草的最适生长环境;4个种苗类型的甘草均在地上生长指标、地下生长指标和产量上有明显差异,依次为:达旗>锡盟>赤峰;有效成分指标高低顺序为:赤峰>达旗>锡盟。  4、确定了主根不分叉粗的甘草种苗移栽3年、10月份采收的甘草质量和产量最佳;不同移栽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甘草有效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3年≈2年>1年,9月≥10月>8月;甘草的产量高低依次为:3年>2年>1年,10月>9月>8月。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医药进入一个迅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从技术层面上看,中药的质量控制评价水平不足是影响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和先进仪器的发展,运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宏观整体全面控制中药质量是当代中药研究的方向。金牡感冒片是福建省漳州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研发生产的名优中成药,由金银花、牡荆根、山甘草、三叉苦、葫芦茶、贯众、薄荷
目的:通过对蓝玉簪龙胆及其制剂的药学研究,为该药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我国乃至全球患有肺纤维化疾病的众多患者提供一种新型中药。系统研究藏药蓝玉簪龙胆
菝葜科有37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尤其富存于东亚和北美地区。三脉菝葜为(Smilax trinervula Miq.)菝葜科菝葜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江西、浙江(中部)、福建、湖南(南部)和贵州(中部)等地,日本也有分布,该植物在江西省境内野生资源丰富。三脉菝葜味甘、苦,性平,《福建中草药》、《贵州草药》、《湖南药物志》、《江西草药》、《全国中草药汇编》都记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