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PCV2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容易并发和继发其他传染病,从而增加了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能够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对抗原的识别能力,增加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免疫佐剂。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传染病,2011年底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造成猪伪狂犬病再次大面积暴发。伪狂犬病病毒具有一个巨大基因组,并且其大部分基因是病毒复制非必需的,因此可以将PRV流行变异株作为载体,在其基因组上插入外源基因,构建病毒活载体疫苗从而达到“一针多防”的效果。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对河南省2016-2017年致病性猪圆环病毒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同时构建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和IL-2重组变异伪狂犬病病毒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材料。本研究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河南省2016-2017年致病性猪圆环病毒遗传演化分析通过采集2016-2017年间不同地区临床疑似圆环病毒病病例样本65份,分别用PCV2和PCV3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出PCV2阳性样品43份,PCV3阳性样品3份。选取其中13份PCV2阳性样品和3份PCV3阳性样品进行ORF2基因克隆、测序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PCV2和PCV3流行毒株ORF2基因序列主要存在单个碱基突变,没有缺失或插入。进化树分析显示,PCV2流行毒株处于2b和2d两个基因群,其中7份属于2b型,6份属于2d型,2016年和2017年PCV2基因型并没有明显差别;3份PCV3阳性样品中KF-PCV3、AY-PCV3处于一个分支,SX-PCV3与MF589108(中国福建株)形成一个分支。结果表明,2016-2017年间河南省感染和流行的PCV2主要为2b和2d两个基因群,表现出遗传进化的稳定性,部分地区出现PCV3感染。2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和IL-2重组变异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和鉴定通过将PCV2 YY株ORF2基因和IL-2基因插入到rPRV-gE~-/TK~-/EGFP~+缺失的TK基因位点,利用同源重组获得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Western blot检测到Cap蛋白和IL-2在细胞中的表达;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与亲本毒株PRV QYY株及rPRV-gE~-/TK~-/EGFP~+具有相类似的增殖能力,并且该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安全性,为评价其免疫原性提供了最基础的材料。3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和IL-2重组变异伪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原性评价通过将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免疫小鼠,利用PCV2间接ELISA试验、PRV血清中和试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试验评价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CV2的特异性抗体,PRV中和抗体滴度可达到1:64;与DMEM对照组相比,rPRV-gE~-/TK~-/ORF2~+/IL-2~+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与rPRV-gE~-/TK~-/ORF2~+免疫组和PCV2亚单位疫苗组相比,rPRV-gE~-/TK~-/ORF2~+/IL-2~+免疫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IFNγ、IL-4、IL-12的水平明显升高,说明IL-2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并且诱导产生针对Cap蛋白的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本研究为在猪体上评价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的免疫原性提供数据支撑,为研发能够同时预防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疫苗提供候选疫苗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