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原子掺杂的氧化锌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属于六方纤锌矿结构。由于(002)晶面的表面自由能最低,晶体有C轴择优取向的特性。作为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ZnO最具潜力的应用是在光电器件领域。ⅢA族元素Al,In,Ga等原子掺杂的ZnO透明导电摸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Al原子掺杂的ZnO薄膜,即ZAO薄膜。ZAO薄膜具有与ITO薄膜可比拟的光学、电学性质,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它的成分不易与氢发生互扩散,因此在活性氢和氢等离子体环境中化学稳定性高,不易使太阳能电池材料活性降低,是最有开发潜力的透明导电薄膜,可望成为ITO薄膜最佳的替代者,推动廉价透明导电薄膜的发展。 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完成了Al掺杂ZnO(ZAO)薄膜的制备。利用X射线膏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谱仪、四探针测试仪等对制备的Al原子掺杂的ZnO薄膜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 研究表明: 1.研究氧氩流量比对ZAO薄膜(使用金属靶材制备薄膜时): 随温度升高制备优质薄膜所需要反应的氧气量增加(即氧氩流量比增加)。可能是由于温度高时,锌原子跟氧原子反应充分,从而参与反应的氧原子数目也要相应增加;同一氧氩流量比1:25时,200℃下制备的ZAO薄膜有最佳的透光性,温度更高或者更低都导致薄膜的透光性能变差;氧气比例增大时薄膜透过率增加同时电阻率增大。 2.研究铝掺杂量和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使用陶瓷靶和金属铝)Al掺杂导致薄膜的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铝掺杂量对薄膜的结构和电阻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不明显;衬底温度对薄膜的光电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3.研究ZAO/Ti/ZAO薄膜中Ti夹层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使用陶瓷靶)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备了ZAO/Ti/ZAO薄膜,Ti夹层结构可以极大改良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跟ZAO薄膜相比,ZAO/Ti/ZAO薄膜因为金属Ti的扩散机制而使得电学性能大为提高。如果Ti的沉积时间小于60秒,ZAO/Ti/ZAO薄膜光学性能几乎不受影响,沉积时间大于120s薄膜的透光率下降。本实验获得的Z/T/Z薄膜的最佳电阻率为1.20×10<-2>Ω·cm,透光率接近90%。
其他文献
半导体照明技术伴随时代的进步,应用愈发广泛,大功率LED照明领域更是逐步走向普及。但实际应用中,LED器件和封装的缺陷及工作时发热极大限制了其性能和实际寿命,可靠性问题日渐显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Al2O3单晶片上制备了GDC/YSZ (Ce0.9Gd0.1O2-δ/ZrO2:8 mol% Y2O3)双层电解质薄膜。研究了GDC/YSZ双层电解质薄膜的微观形貌(SEM), X射线衍射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Bi-Sr-Ca-Cu-O体系的相关系,并且比较分析了Bi2Sr2CaCu2O8+δ(Bi-2212)和YBa2Cu3O7-d(YBCO)两种薄膜的热稳定性。 通过高温金相显微镜,我们首次观测到:870
常压等离子体射流相比于其它等离子体放电形式(电晕和火花放电),有节能环保、放电装置简易、化学活性强、等离子体温度低等优点,在医学、生物和材料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低温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