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无远处转移的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术后长期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术前评估无远处转移,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伴肾静脉瘤栓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情况、术前诊断、治疗和生存情况等。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相关预后因素,寻找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危险分组,评估预后情况以帮助临床指导工作。结果128例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占同期收治肾癌患者的2.89%(128/4426),其中男性103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61岁(34~87岁)。89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肾静脉瘤栓,39例为术中探查发现肾静脉内瘤栓,Mayo分级均为0级。所有患者均行经腹膜后根治性肾切除联合肾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2例为后腹腔镜手术。术中无1例发生瘤栓脱落。术后60例接受了辅助细胞因子或辅助靶向药物治疗,68例患者接受了临床密切监测。1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4.5%,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7~194个月)。术后复发转移59例,中位复发转移时间40个月(2~108个月)。37例死亡,中位生存127个月(95%CI:100.8-153.2个月),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为65.1%。COX单因素分析提示副瘤综合征、Fuhrman分级(G3/4)、肾周脂肪受侵、围手术期输血、肿瘤最大径、肿瘤组织坏死、BMI及淋巴结转移影响生存预后;多因素分析提示副瘤综合征、Fuhrman分级(G3/4)和肾周脂肪受侵是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中无合并独立预后因素的低危患者5年CSS高达100%,而同时伴有2-3项独立预后因素的高危患者5年CSS仅24.9%。结论术前无远处转移的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发病率低,术中无瘤栓脱落,完整切除者预后良好。合并有副瘤综合征,Fuhrman分级(G3/4)和肾周脂肪受侵的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