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平台的网络视频流媒体设计与实现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几年前碟片作为多媒体的主要存储方式已经慢慢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线音乐”、“在线影片”,不仅播放灵活方便,而且在客户机端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的多媒体资料,也就是所谓的流媒体。然而流媒体的应用不仅仅在消遣娱乐方面,还可以利用该技术来完成实时监视,比如在办公室中就可以监视远程工厂的机器运转情况,监视某河流的水质,远程监视幼儿园中宝宝们的情况等。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监视设备要么只能在局域网内部监视,要么必须要配备专门的应用软件,不能满足既低成本又通用的要求,本设计就是要设计一种通用的低成本的监视设备。 本论文阐述了基于IP网络的实时视频采集、处理、传输系统,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网络摄像机,整个系统在嵌入式软硬件架构上实现。USB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摄像头的USB口传送给CPU S3C2410X,CPU通过应用程序VLC(Video LAN Client)对数据进行编码,打包生成ASF数据流,通过Internet传输出去,只要连接到Internet上的PC机就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如果接收端OS是Linux也可以使用开源的VLC来播放,实现了跨平台的支持,这样不仅仅通用而且降低了应用软件的成本。 本论文还阐述了整个终端模块的方案选择,包括OS的选择、数据码流格式选择、FS(文件系统)选择、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定位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蜂窝网络中由于非理想的信道环境,使
本文介绍了有关极化状态表示以及椭圆极化合成的基本理论,对接收天线与来波的极化匹配关系进行了分析,就回波接收功率的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对典型探测
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新业务的不断出现,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开发已经提上日程。未来无线通信通用环境(FuTURE)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