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浆TFPI含量及肝素治疗对其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5327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含量及肝素治疗后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策略,用酶联免疫法,选择2006年6月-2006年12月连续在我院及内蒙古医院住院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P患儿46例设为AP组,于同期、同群体经健康体检选择正常健康儿童23名设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浆TFPI含量并进行比较;将46例AP组病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治疗组和肝素治疗组,前者只给予基础治疗,后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检测其血浆TFPI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AP组血浆TFPI含量(59.337±21.750)ng/ml比正常对照组血浆TFPI含量(88.761±12.214)n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5,P=0.000<0.01);(2)基础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血浆TFPI含量分别为(59.639±24.568)ng/ml、(62.726±17.507)ng/ml和(71.209±23.055)ng/ml,肝素治疗组相应时间的TFPI浓度分别为(59.035±19.075)ng/ml、(88.743±21.329)ng/ml和(87.774±14.678)ng/ml,二者做双因素重复测量变量方差分析,显示随着时间延长,血浆TFPI呈升高趋势(F=25.020 P=0.000<0.01),且肝素治疗可使其较基础治疗升高更为显著(F=12.098 P=0.000<0.01)。 结论 儿童AP血浆TTPI含量降低,随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肝素治疗可使其上升较基础治疗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后血脂变化以及糖负荷后各时点血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来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两组不同
背景与目的脑血管病日益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为80%。近年来,随着缺血半暗带理论的提出及急诊动脉溶栓的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患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近年MM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已经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虽然目前针对MM的治疗有
本文研究工作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JAK2 V617F与骨髓增殖综合症(MPD)的关系。 研究方法: 对503例骨髓增殖综合症按WHO标准进行回顾性诊断。应用Allele-spec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