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含量及肝素治疗后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策略,用酶联免疫法,选择2006年6月-2006年12月连续在我院及内蒙古医院住院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P患儿46例设为AP组,于同期、同群体经健康体检选择正常健康儿童23名设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浆TFPI含量并进行比较;将46例AP组病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治疗组和肝素治疗组,前者只给予基础治疗,后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检测其血浆TFPI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AP组血浆TFPI含量(59.337±21.750)ng/ml比正常对照组血浆TFPI含量(88.761±12.214)n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5,P=0.000<0.01);(2)基础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血浆TFPI含量分别为(59.639±24.568)ng/ml、(62.726±17.507)ng/ml和(71.209±23.055)ng/ml,肝素治疗组相应时间的TFPI浓度分别为(59.035±19.075)ng/ml、(88.743±21.329)ng/ml和(87.774±14.678)ng/ml,二者做双因素重复测量变量方差分析,显示随着时间延长,血浆TFPI呈升高趋势(F=25.020 P=0.000<0.01),且肝素治疗可使其较基础治疗升高更为显著(F=12.098 P=0.000<0.01)。
结论
儿童AP血浆TTPI含量降低,随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肝素治疗可使其上升较基础治疗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