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优化设计及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被动式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以下简称PAB-DMFC)由于具有最接近实用的操作特性及高能量密度,在便携式电源领域正吸引着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由于PAB-DMFC完全自主运行,其操作条件很难达到最优,而且在被动工作模式下电池内部的质、热传递机制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其性能往往远低于主动式DMFC。在此背景下,从PAB-DMFC的结构着手进行优化成为改善电池性能的现实可行的方式。为此,本文以PAB-DMFC单池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结构层面及新型多孔流场结构层面对电池进行优化设计并研究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PAB-DMFC的结构设计及其多孔流场板的制造与表征结合可视化设计方法及实验策略,详细讨论了传统电池组件(集电板/流场板、膜电极)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集成多孔流场板的新型PAB-DMFC的设计思路。重点研究了基于多齿刀具切削金属纤维工艺及高温固相烧结工艺的多孔流场板制造方法,特别是基于Deform三维有限元模拟及SEM技术对金属纤维的成形过程及形貌进行详细表征。针对PAB-DMFC的特殊应用环境,对多孔流场板包括多尺度微观形貌、宏观结构特征、流体渗透性、亲/疏水性、导电性及耐腐蚀性等在内的关键物性参数进行系统表征及评估。2. PAB-DMFC的多结构参数耦合影响机制基于传统结构设计方案,在PAB-DMFC两极采用相同结构配置的情况下,对其在多结构耦合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电池内部的质、热传递机制(如反应物供给、产物排放、甲醇穿透等)对关键组件结构参数的影响机制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正交方法对包括耦合因素在内的各结构参数对电池典型特性指标(最大功率密度、极限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的影响权重进行定量描述,最终得到最优结构组合。在考察结构影响的同时,还研究了操作参数(甲醇浓度、操作时间、强迫空气对流、换液操作等)对PAB-DMFC性能的影响机制以及电池的动态特性。3. PAB-DMFC的两极结构差异化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PAB-DMFC两极采用不同结构配置时的结构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考察了质子交换膜、碳纤维扩散介质(碳纸型和碳布型)以及集电板(不同形式及开孔率)对电池性能及开路特性的影响。通过比较电池在包含和取消阴极扩散层情况下的性能详细评估了阴极扩散层在氧气传输和水热管理方面的功能特性。在两极结构差异化条件下,深入研究了甲醇浓度、操作方位、阴极强迫空气对流及环境温度等操作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数字成像法及红外热像分析法对阳极的气泡行为以及阴极的温度特性进行定性分析。4.多孔流场板在PAB-DMFC中的性能研究通过与采用传统结构的PAB-DMFC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多孔流场板在传质方面的功能特性及其结构参数(孔隙率和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同时考察了多孔流场板装配方式及集电板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针对采用多孔流场板的PAB-DMFC,系统考察了其在不同操作条件(甲醇浓度、操作方位、环境温度、阴极强迫空气对流)下的性能,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定性描述。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PAB-DMFC的结构进行优化须考虑关键组件结构的耦合影响以及两极结构的差异化影响。优化准则的核心在于衡量不同组件结构参数及其组合是否有利于电池内部的质、热传递机制,特别是在反应物传递、产物排放以及甲醇穿透抑制方面是否能够实现较好的平衡。当PAB-DMFC阳极采用多孔流场结构后,电池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还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青花斗彩材料的运用和青花斗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论述青花斗彩装饰魅力之所在。
新区域主义是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新区域主义的逐步兴起为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日益完善提供良好机遇和理论依据,为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架起了桥梁,使中国的周边
校园突发事件 ,往往集中地体现出校园环境的一些潜在矛盾或管理疏漏。本文试图通过清华大学校园网络环境主要信息流通渠道传播特性的分析 ,结合两年来的新闻实践 ,重点解析了
<正>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读用最多的文体是议论文。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中,论述类文本成为命题者比较青睐的文体,论述思路的题型成为较为固定的考查方向之一。在实际
承载着我国古代文明的中国陶瓷业,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却经历着种种挫折。我国陶瓷产品国际市场变现低迷,出口阻力重重,面临原材料涨价、国内政策和和国际形势越发不利、
<正>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是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设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置一定的主题,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围绕既定主题,通过对同一主题的相关文本阅读,
本文概述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归纳了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提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存在于岩体中的渗透水流对岩体具有力学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各方面作用,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是边坡、坝基、硐室、石油开采、地热开发、核废料地下处置、地下能源储存、地
随着旅游业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扶贫在各地得到了重点发展,国家也启动了国家旅游扶贫试点试验区工程,宁夏六盘山国家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作为首个国家级试点
高能量密度储电是新能源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锂二次电池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比能储电体系。提高锂二次电池的储能密度关键在于提升电极活性材料,特别是正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