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1激酶在缺血后处理和硫化氢后处理离体大鼠心肌中的保护作用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的下游pim-1激酶是否参与缺血后处理和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方法:84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7组(n=12):空白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P组),硫化氢后处理组(S组),缺血后处理+抑制剂组inhibitorⅡ(P+inh组),硫化氢后处理+抑制剂组(S+inh组),溶媒组(D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min后停灌30min复灌30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线粒体分离,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细胞胞浆和线粒体中pim-1,p-Akt,p-Bad,Bc1-2蛋白表达量。  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结束时,与I/R组比较,S组和P组可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Pim-1 inhibitorⅡ逆转了缺血后处理和硫化氢后处理的心功能指标,梗死心面积增大,p-Akt表达水平降低(P<0.05)。P+inh组胞浆中pim-1含量对比P组降低,线粒体中pim-1含量升高(P<0.05)。对比I/R组,后处理后线粒体中p-Bad含量增加(P<0.05)。线粒体中S+inh组Bc1-2含量明显小于S组(P<0.05)。结论pim-1激酶参与了缺血后处理和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但在各自的心保护信号通路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结论:pim-1激酶参与了缺血后处理和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寻找结直肠癌新的预后因子;为探寻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奠定基础,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