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我国人口基数大,中低收入群体规模也比较庞大,住房问题日益突出。由政府出面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住房政策,不仅影响到房改的进程,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深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对以人为本和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的中央精神的重要体现,在现实中是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缓解城市居住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依托财政学视角来研究如何促进保障房的建设与发展。财政政策与其它政策存在差别,它主要是站在政治与经济的立场,基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因此在建设我国保障性住房中应用财政政策时,要利用所掌握的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投融资、财政补贴、财政监察等手段进行调控,财政扶持的力度比较大。为完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本文从理论出发,基于财政学专业的视角,结合实际研究我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问题,分析现行住房保障政策的缺陷,并借鉴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提出完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财政对策思路,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也能对政府制定政策有所启示,更好地发挥了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本文的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选题的研究背景开始,引入住房保障问题,并依次介绍了住房保障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住房保障问题的理论探讨,阐述了住房保障问题的理论依据,中低收入群体的界定,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主要内容和一般特点。第三部分对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概述,重点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以英国、新加坡和香港为例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中加以借鉴学习,希望从中得到启示。第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通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财政对策思路,旨在利用财政政策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为加大政府住房保障投入,可以拓宽筹资渠道、设立国债专项资金、完善住房补贴形式,使保障方式由砖头补贴转为人头补贴。在税收政策方面,试图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本文主要提出实行税收优惠减免、简化税种并避免重复征税,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而且可以调节住房消费结构。为明确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本文从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事权和合理划分财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监管机制是建立规范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主要对申请对象、保障资金、开发商进行监管,三管齐下。土地出让金同样是需要改革的重点,文章提出将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专款专用、建立土地年租金收取体制。“夹心层”是个迫切需要被关注和研究的群体,为满足夹心层住房需求,可以繁荣二手房市场、发展公租房和试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制度,多角度多元化提供供应办法。在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方面,本文也小有研究。扩大覆盖范围、向中低收入者倾斜,避免成为避税手段、完善监督体系,都是针对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