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复制是生物体稳定传递其遗传信息并保证生命延续的基本前提。因此DNA复制机制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半不连续DNA复制模型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并被认为适用于大多数物种,但即使在大肠杆菌这种原核生物中关于该模型适用与否的争议却一直没有停歇过。相比之下,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机制更为复杂,其相关的DNA复制模型亦有颇多争议。因此,本论文选择芽殖酵母这一模式生物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索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机制。 目前有关芽殖酵母复制机制的研究结果很多是基于突变菌株获得的。为了研究芽殖酵母的真实复制机制,本论文采用了对正常生长状态下的野生型芽殖酵母进行閃崎片段全基因组定位的策略。基于实验中发现的1核酸外切酶能够降解带有磷酸化RNA引物的单链DNA的特性,我们首先建立了磷酸化后先进行RNA核酸酶I处理再进行入核酸外切酶降解的冈崎片段富集方法。为了使提取到的微量冈崎片段能适用于后续的Illum ina高通量测序,我们还建立了一套针对于序列未知的少量单链DNA样品的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方法。通过对野生型芽殖酵母核DNA中的閃崎片段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芽殖酵母核DNA中的前导链与后滞链上均能检测到冈崎片段,说明芽殖酵母核DNA中的前导链与后滞链都是不连续合成的。此外,在芽殖酵母线粒体中,我们发现閃崎片段的测序信号主要来自于已知的转录区域而与局部的GC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该结果揭示了芽殖酵母中线粒体RNA转录过程对线粒体DNA复制的重要影响。 我们对于1核酸外切酶也能降解带有磷酸化RNA引物的单链DNA的发现,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该工具酶的特性,有利于其在分子生物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针对序列未知的少量单链DNA的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为类似 少量核酸样品的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提供参考。本研究中所揭示的芽殖酵母核DNA与线粒体DNA的相关复制机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真核生物中的DNA复制过程。芽殖酵母核DNA上前导链不连续现象的发现为其它DNA复制相关生物学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